标签:
感悟杂谈 |
分类: 教育观点 |
看了一期央视的《挑战不可能》,盲人陈燕,能用声音判断人穿的衣物,让我感觉的是震撼。
陈燕是钢琴调音师,平时走路不用盲棍,不用导盲犬,简直和正常人一样,甚至还有正常人不具备的技能,比如骑独轮车。一起就看过对她的采访,知道她有一个了不起的姥姥,从小就特别培养她对声音的敏感,现在看,简直是拥有了特异功能。
她说小时候,姥姥就狠心地让她独自出门,她不理解,后来姥姥走了,她理解了,因为小时候说是独自让她出门,姥姥都跟在后面的,现在姥姥永远离开她了,她依然可以正常生活,可见姥姥用心良苦。
虽然她是盲人,但是她有生存的能力。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具体记不清楚,但有一点忍不住和女儿讨论了。一个聋哑人,十七八岁了,因和家里人生气,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两个多月,找不到家,在火车上被乘警发现,结果他不认识字,所以沟通起来很麻烦,最后还是帮他联系上了亲人。
我不敢对这孩子的家人的教育苟同。这孩子学习认字读书,会比正常人难,但是绝对可以学会,他不过是听不见声音,但是他其他都正常,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需要让他有生存的能力,不是吗?
我不想说海伦凯勒,也不想说张海迪,我身边有一个聋哑朋友,会写字,会填词,善交友,能喝酒,自己开理发店,买得起门市,还开网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娶妻生子,人生啥也不耽误,就是一个普通人。
身体残缺,生活不能缺席,总是要学会自己生活的,父母不会陪伴一生。
昨天和群里人聊天,有个妈妈说原来觉得钱够用,现在女儿查出轻微的脊柱侧弯,觉得要多攒钱,给女儿留着,不能让女儿累着,不能让女儿吃苦。
其实就是很轻微的,不需要治疗,啥也不影响,连病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个小毛病,就如此这般。
儿孙自有儿孙福,该让他们自己做的,就自己做去吧,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健康还是残疾,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都需要有生存的能力。
陈燕是钢琴调音师,平时走路不用盲棍,不用导盲犬,简直和正常人一样,甚至还有正常人不具备的技能,比如骑独轮车。一起就看过对她的采访,知道她有一个了不起的姥姥,从小就特别培养她对声音的敏感,现在看,简直是拥有了特异功能。
她说小时候,姥姥就狠心地让她独自出门,她不理解,后来姥姥走了,她理解了,因为小时候说是独自让她出门,姥姥都跟在后面的,现在姥姥永远离开她了,她依然可以正常生活,可见姥姥用心良苦。
虽然她是盲人,但是她有生存的能力。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具体记不清楚,但有一点忍不住和女儿讨论了。一个聋哑人,十七八岁了,因和家里人生气,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两个多月,找不到家,在火车上被乘警发现,结果他不认识字,所以沟通起来很麻烦,最后还是帮他联系上了亲人。
我不敢对这孩子的家人的教育苟同。这孩子学习认字读书,会比正常人难,但是绝对可以学会,他不过是听不见声音,但是他其他都正常,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需要让他有生存的能力,不是吗?
我不想说海伦凯勒,也不想说张海迪,我身边有一个聋哑朋友,会写字,会填词,善交友,能喝酒,自己开理发店,买得起门市,还开网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娶妻生子,人生啥也不耽误,就是一个普通人。
身体残缺,生活不能缺席,总是要学会自己生活的,父母不会陪伴一生。
昨天和群里人聊天,有个妈妈说原来觉得钱够用,现在女儿查出轻微的脊柱侧弯,觉得要多攒钱,给女儿留着,不能让女儿累着,不能让女儿吃苦。
其实就是很轻微的,不需要治疗,啥也不影响,连病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个小毛病,就如此这般。
儿孙自有儿孙福,该让他们自己做的,就自己做去吧,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健康还是残疾,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都需要有生存的能力。
后一篇:看不下去的《老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