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杂谈 |
分类: 高中生活 |
午饭的时候和女儿聊起周国平的写作是从五岁开始的,女儿惊讶,我说:你知道他都写了什么吗?
女儿摇头。
我说:日记。他偶尔会跟着父母到别人家吃饭,他觉得如果不记下来吃了什么,很快就忘了,那不就白吃了吗?所以他上学了,会写几个字了,就把吃了什么记下来。所以周国平最开始的日记大概和你哥哥小时候的差不多,三句话,今天我去了哪,吃了啥,我很高兴/幸福/快乐。
女儿笑。
我说:不同的是,你哥哥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周国平是为了以后再看的时候还可以再体会一次美味而写,主动地写。我想为了日后再一次品味,也要写的好一些,这样更过瘾,和写完了再也不看,肯定会不同。
女儿吃着饭,我中午给她煎了一块肉,花里脊,香、嫩,蘸着酱料,美味。
我接着说:后来他发现总有一些人让他不能理解和接受,但是他又不喜欢和人争执,把自己和弄成一类。咋办呢?写日记,把这人好好的在日记里分析评价一番,那人就成了他的研究对象,他就是研究者,那人就是他研究的一个标本,待他把标本好好剖析一顿之后,他感觉好爽。
女儿笑起来:哈哈,还带这样的!
我:我也记日记,和他记录吃的差不多,总觉得不记下来,就忘记了,日子就白过了。把那些小事儿记下来,偶尔看看,日子真的很幸福。
女儿点头。
我:他和我也有一样的想法,记录女儿的点点滴滴,说要作为礼物送给女儿。我就打算把我记录的这些给你,你就知道你是怎样长大的了!
女儿说:是挺好的,很有趣,我喜欢。
我:不过我现在也要学着他,找个标本剖析剖析,你愿意奉献你自己吗?
哈哈哈哈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