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作自受

(2013-11-08 19:25:55)
标签:

高中

效率

育儿

惩罚

分类: 高中生活

昨天晚上榕榕写作业写到了12点半,今早晨闭着眼睛吃饭,一上午都特别困,今天中午看孩子挺可怜的,我就让她睡午觉,我来刷碗,开始她还说一定要值日,我说还是睡会吧,别下午再困了,才去睡了半个多小时。

晚上回来吃晚饭的时候,我问:榕榕中午睡着了没有?

她说:睡着了!

我说:以后每天都睡一会吧,睡眠太少了。

榕榕接着说:以后中午写作业,要不晚上熬的太晚了,真熬不起了!

是呀,这一周里,榕榕还有一个晚上写到12点,还有一个晚上写到11点半,其他都能保证在十点半左右睡,我希望她每天都十点半上床。

女儿听了女儿的话,问:你作业必须晚上写吗?白天怎么不写一些?

榕榕就抱怨地说:昨天就一节自习课,结果语文老师还让我们练小楷,写五页呢?

我说:如果这样,你们央求一下老师,告诉老师今天自习少,作业多,能不能网开一面,要不会十二点以后睡的,老师肯定会体谅你们的。

我的想法总是很简单,结果女儿的问话,让我觉得女儿分析的更有道理。

女儿问:五页是一次要求的,还是每天一页?

榕榕:老师让我们每天都练的,可是我们没练,这不就让老师逮着了,老师就怒了!

女儿:那你们是纯牌儿自作自受!

榕榕本来想得到同情的,结果却遭到了打击。

说真的,我觉得女儿和别的孩子的不同,就在于她有很好的自律,她能把老师要求的都完成,而且是提前完成。前几天榕榕背《兰亭集序》的时候,女儿就能给她听着并且提醒,我知道女儿早已背的很熟。女儿给我讲,老师说要求背《兰亭集序》的第二天,语文课下课的时候,她就问老师什么时候有时间,她去找老师背诵,老师说现在就有时间。老师走出教室后好像又意识到什么,转过身来问女儿,你背下来了吗?女儿说背下来了。老师说那你过来背吧。我想老师的突然一问,大概也有吃惊的成分在里面。然后女儿就第一个找老师背完了。这比榕榕背《兰亭集序》早了一周多,女儿说榕榕背的那天,她班也要都找老师背,因为她早就背过了,所以她不必去背了。

前几天和女儿聊起来英语的学习,大多数的孩子,都从小就上英语培训班,可是最后英语成绩不尽人意的很多。还是说榕榕,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七年级的课程,她自己说,当时都要恨死英语了。想想都要恨死英语了,怎么能学的好呢?我女儿从来没上过辅导班,每天都坚持听读英语,每天只有十几分钟,就这样的学习,单词从来没让我给默过,竟然也都记住了,成绩还不错。有人说你多好呀,自己是老师,不用上辅导班,在家就能辅导孩子,天地良心,我是在孩子学习上最不花心思的人,因为孩子自己都弄的挺好的,真的不用咱。

可是大多孩子的情况和女儿不同,必须追着赶着才能学,这样大人累孩子也不轻松。最关键的是少了那份对学习的喜爱和自由,天天被逼着做的事情,怎么会有乐趣,怎么会喜爱呢?本来是挺好的事,都变的一点兴致都提不起来了。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女儿的应该是良性循环。因为自律的很好,不需要他人逼迫,什么事情都是提前就做好了,还有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作业顺利完成,节省下来时间,可以做其他更多的事情,生活丰富多彩,学习不是负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学习和生活。女儿是良性循环的受益者。如果每个孩子都是用最快的时间把学习搞定,有空闲去玩,生活该是多么美。

榕榕这类孩子就是在恶性循环中。上课听课的效率不好,课后的作业完成的也就不好,最后的成绩自然也不够理想,家长看着着急,就用上培训班多做题的方法来解决,最后弄成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依然提不上去,然后用的方法就是上更多的辅导班,做更多的题,睡的越来越晚,空闲越来越少,对学习的喜爱也渐渐化为乌有,一直做着一件让自己信心全无痛苦无比的事情,谁还能充满热情呢?家长和老师就对孩子管教地越来越多,孩子反抗的就越来越强烈,这就是青春逆反!其实这个恶性循环里,有家长老师的因素也有孩子的因素,如果大家都反思一下,或许对孩子来说,是福气。可是往往谁都不反思,家长抱怨孩子不努力,孩子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多,老师抱怨孩子榆木疙瘩脑袋不开窍,这不还是一个恶性循环吗?

自作自受,偷懒耍滑头,只能得到一时之快,可是最后还是要接受惩罚,并且为之付出更多的辛劳,如果想让自己轻松,就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所有自己的事情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你不就自由了快乐了吗?何必自作自受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