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利教育
(2013-04-12 13:04:19)
标签:
杂谈初三育儿 |
分类: 初中生活 |
写在前面:关于教育的,可能有些犀利,也可能有些偏激,但是是我自己的思想,喜欢与人沟通和交流,写的有点长有点啰嗦,害怕耽误他人时间,友情提醒:怕耽误时间的绕行,没看的或者跳着看的,不必评论,看了的,还有想法的,哪怕拍砖我也很高兴,先谢谢了!
说以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后来提倡素质教育,到了现在,是什么教育呢?
我觉得既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素质教育,应该叫逐利教育。
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
当一个部门成了一个产业,成了一个可以给人带来利益的工具的时候,那么这个部门,一定会变的很可怕,教育就是这样。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好理解,可是整个教育都如此疯狂,怎么理解呢?
学校里有很高级的实验室,学生一次也不曾用过,国家给投资建设的实验室,就可以从来都不用,成为摆设,为什么?
因为这个东西没有用。
学生做一个实验,需要多少时间,老师和同学要准备实验器材,实验的时候还要督促学生自律自我保护不要出意外,实验后还要收拾和整理,这都需要时间。学生为了一个实验要写实验报告,要自己操作,这也需要时间,孩子们的时间多么宝贵呀,怎么能这样浪费呢?
老师在前面演示一个实验,紫色的石蕊试剂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颜色会发生怎么的改变,老师在教室里,做了1次,没有成功,无论如何都是紫色,老师就对同学们说:你们就确信这是蓝色,记住,这就是蓝色。
当孩子和我这样叙述的时候,我真的无语了。
是呀,考试的时候,只要你记住这是蓝色就能得分,又何必纠结你看的是紫色还是蓝色呢?
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的老师,如果实验并没有出现预想的结果,完全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探究为什么不是蓝的依然是紫的?问题出在哪?是不是石蕊的浓度大了?是不是氢氧化钠的量不够?失败的实验,强行让学生记住一个生硬的知识点,完全不顾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对吗?
或许这样说,感觉还是很像应试教育,不就是为了考试能考个高分吗?
上面来检查了,学校里弄虚作假,甚至教唆孩子们要怎样说怎样做,欺上瞒下的功夫,从娃娃抓起。
或许你是为了我的孩子好,让我的孩子有时间多学习。
但是我怎么就感觉不出来一点点好呢?国家要求开齐开全的课程,你可以不开,在一个学校学习了三年,上过的音乐、美术课屈指可数,别说这样的课,就是不参加的中考的生物课地理课,也是说占就占,别说什么生物和地理,就是体育课都可以说不上就不上,别说什么体育课,就是连课间操都可以说省就省,你这样做了也就做了,偏偏还让我家孩子帮你撒谎说你没这样做,你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做的!这样都是为了我家孩子好?
这样做就是为了考试的时候能考出个高分,可是学校呀学校,你难道忘记了,你的责任不单单是教书,你还有个任务是育人!
为什么学校要这样做,有的人说,这不就是应试教育吗!可是这根本就不是应试教育,这是比应试教育还可怕的逐利教育。
女儿的学校是我们当地唯一的收费学校,而且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市直公办收费学校,一个违法的学校年年违法招生,家长和孩子还趋之若鹜。说真的,如果当年不是我家在这边住,如果不是我家这里连个公交车都没有,我是肯定不会让孩子上这个学校的,无论它升学率有多高!无奈,我就是为了孩子在没有人接送的情况下,可以步行十五分钟走到家,就为了这个目的,我花钱让女儿读现在都已经免费的初中教育。
这样的一个学校为什么能收费,怎样才能收到钱,当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教学质量高。当年为了建这样的一个学校,把全市相对好的教师都集中在一个学校,教学资源一下子失去了平衡,谁都想得到这样的资源,怎么办?拿钱!
为了能源源不断的有学生能收钱,所以老师都变本加厉的让孩子们多学习,为了考试能得到好分数,老师就给学生布置更多的作业,为了能在考试的时候得到好分数,就把孩子们不参加考试的科目全部取消。完全不顾孩子的生长发展的需要。家长们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感到了危机感,也被裹挟这,甚至感觉这样都是对的。
其他的学校情况会怎样呢?当年我们看到女儿学校这样的教育的时候,我们想逃离,但是走遍了全市,也找不到一所把学生当人的学校。有的学校甚至比女儿的学校还甚,简直可以用可怕来形容,对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能如此这般,还觉得这是正常的,真是神奇。
为什么会这样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是国家给的,国家按什么给?按学生的数量给,每个学生500元,如果你收的学生多,你们学校就富裕,如果你们学校没有生源,那这个学校就无法生存。当一个所谓的好的学校,在那里拉走了大部分好的生源的时候,这些学校,不杀出一条血路,就是死路一条。
靠什么?靠多给孩子们做实验?那东西带来的分数肯定不如让孩子死记硬背来的快。靠培养孩子兴趣?那东西带来的效果肯定也比不上题海带来的效果好!靠把孩子当人,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又错了,等主动性调动起来,恐怕黄瓜菜都凉了,所以还是给孩子洗脑,学习就是这样苦的,苦过这几年,你就好了,你们现在小,不使劲管你们,你们就完了!
然后我们的孩子就都不再有人的思维,而是如机器一样,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家长说什么,我也就做什么!
其实说到根本,不是为了真正的让孩子们学会,而就是为了那个分数,一旦某个学校的中考成绩好一些,家长和孩子就会为之疯狂了,托关系挖门子,哪怕削尖脑袋,也要挤进去。哪里还管什么国家的就近入学的规定?
所以说到根本,应试是有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利益,而孩子们就是这利益链条里最悲催的一环——工具。现在的中国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素质教育,而是以学生为工具的逐利教育!所以就别指望谁把你的孩子当人,因为他们就是会给学校带来利益的工具。对待工具还能怎样呢?不要想太多。
前一篇:2013年04月11日
后一篇:不能蒙住孩子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