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自己去塑造

(2013-04-08 14:41:36)
标签:

教育

生活

育儿

分类: 初中生活
   引领成长,塑造未来。
好久以前,看一档央视少儿的节目,记住了这句话。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多的理解。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要做孩子永远的导师。
父母不仅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正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孩子有了这些,自然就会努力奋斗,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初生的婴儿是女娲手里的那团泥巴,想捏成什么就捏成什么!
当然我不是女娲,能按照自己的形状捏出人形,甚至柳条棍甩出的泥点都会幻化成人形。我不是泥人张,我也不是米开朗基罗,所以如果我的女儿真的是那一团泥巴,我真的不敢下手去捏,我担心把我的孩子捏成四不像。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引导我的孩子,自己去塑造自己的未来。
所以我理解的“引领成长,塑造未来”,引领是父母的事情,塑造那就靠孩子自己了。
有的父母天生就是泥人张,天生就是米开朗基罗,所以他们每一个动作都拿捏的到位,他们知道孩子的秉性,他们把孩子塑造到完美,孩子也喜欢这样完美的形象,觉得自己就是应该这样完美,所以孩子努力保持这样的完美,可能未来真的很完美。
有的的父母稍微有点水平,还能捏什么像什么,但是比大师的水平逊色一些。所以他们自信地以为,把孩子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他们也放心大胆地去捏,按照自己的理想,但是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当他手下的这个作品有了一些思想的时候,这个作品会感觉某些方面不舒服,所以他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长,如果父母好好引导,告诉他什么样更好,什么样不算太好,什么样非常不好,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样在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也可以完成一个相当不错的作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很多泥人不需要手工去捏,只要买个模子,一卡就出来一个。有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弄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子,因为初生的婴儿还不会选择,所以父母就代劳了。这样会卡出来一批差不多没有特色的孩子,当然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毕竟这样卡出来的也会是比较像样的,这还可以接受。只是孩子这团泥巴,不是一般的泥巴,不一定按照模子长,在模具里或许不很舒服,但是父母说,只能这样长,无论怎么不舒服,都要这样长,所以孩子就会和家长对着干,甚至突破模具,自己也粉身碎骨;或者模具没有找好,最后塑造出来的是个残次品,这也有可能。
有的父母啥也不会却敢下手,这实在是太恐怖了。他们在捏之前,脑子里完全没有图纸,他就看着别人怎么捏,最最恐怖的是,这样一群父母在一起捏,互为老师,自己的水平不高,恰恰这团泥巴又不是一团任由你捏来捏去的,是一团有思想的泥巴,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你捏的不好,弄的他也迷茫了,他搞不懂你哪里给弄的不对劲,反正就是不对劲,你捏对了,他要反抗,你捏错了,他更要反抗,这就是青春期逆反。或许这样的时候,父母停下了,和孩子照着镜子,一起去修改,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好作品,但是往往孩子的抗争,不被父母接受,继续我行我素,最后孩子能成为爷爷样还是奶奶样,天知道。
我的孩子没有那么幸运,遇上泥人张这样的大师,遇到的是我这样,对艺术毫无感觉的又胆小的人,看着自己手心里这团肉肉的可爱的泥巴,我怎么都下不了手,我和她说话,她竟然能和我回应,我对她笑,她也会笑,所以我有了一个想法,既然我捏不好,我就让她自己努力变成她想成为的样子。她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她会懂得美丑、是非、对错、好坏、善恶,她会按照自己的判断,努力把自己变的完美,即便不很完美,有一点小缺憾,也无妨,毕竟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自己努力做到的。
我所能做的,就是把不同的形象摆在她的面前,让她看她喜欢什么样子的,然后自己努力去变,我做的就是“引领”,她自己的变就是“塑造”,我这样想。
有了这样的想法,写的不够完善,还啰里啰嗦的说了很长很长,等头脑清醒的时候再修改,我不想让我脑子里的一些思想一闪而过,想留下来个记号,仅此而已。博友们先凑合着看,有用就看看,没有用就pass,不管感觉我说的有无道理,都可以和我沟通交流两句,我非常感谢朋友们能在我的博客里驻足,听我唠叨听我啰嗦,非常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