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艳英
白艳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710
  • 关注人气:7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尴尬

(2013-03-27 14:38:10)
标签:

生活

趣事

育儿

分类: 生活点滴
昨天老公同学要聚会临时决定去外地,然后从单位就直接走了。
我天天在家,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就是做做饭,东西周末都买的齐全,只要他把接送孩子的事安排妥帖就OK了。
下午五点半,女儿放学,五点四十准时回到家里。
女儿见了我就说:我从出了教室门,就想,见了爸爸我就告诉他一件事,中午就忘记了,晚上千万不能忘。就这样我边想事边往外走,到了学校门口,发现没有爸爸的车,我还纳闷,怎么有事了?想打个电话,如果不能接我就坐公交,这时候听见有人按喇叭,然后从一个车里探出一个脑袋,我一看是我XY大爷!
平淡的小事,女儿也说的眉飞色舞。
我说:什么重要事,要告诉爸爸?
女儿说:也不是什么重要事,就是我们要交100元钱,班费和卷子钱,上午老师就告诉了,我给忘了,明天就交。
我一听就笑了:那可真是麻烦了,好像我真的没有100块钱,上次请代宝他们吃饭,你爸爸没来得急取钱,我把我的钱都给他了,一直我也不用钱,也没往你爸爸要。
女儿:那也不至于100块钱都没有吧。
呵呵,想想一个人连100块钱都没有,是不是真的不可想象呢?尤其是现在钱毛到如此地步。
这大晚上的,怎么办呢?现在张嘴往邻居借钱,真的不好开口。
吃过饭,我不死心,把所有的衣兜、所有我用过的包包都翻了一遍,事实证明,我真的连100块钱都没有。
难开口也要开口,反正明天朋友还要帮我送孩子,干脆把这事托付给他好了,拨通了他的电话,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他明天一早送女儿的时候,先给女儿拿100块钱,我家里没有钱。本来觉得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朋友听了大笑:你说你多有福,钱从来不用操心,赚钱和花钱的事都交给我哥们了!哈哈,让他这么一说,尴尬的事情变成了幸福的事情,还真没为钱操过心。
今早女儿上学的时候,我提醒她记得上车就往XY大爷要100块钱,千万别忘记了。女儿说记住了,还要要向爸爸抗议,怎么能让最大大官连100块钱都没有呢?
其实这还不算是什么尴尬的事情,真正的尴尬是七八年前。
那年我的身体非常不好,精神头不足,对自己有想法但是又很灰心,努力接受现实但又总是焦虑和挣扎,痛苦和绝望总是伴随我的左右。我能理解抑郁症的病人自残或自杀,因为那时候的我,整天充斥在我的脑海里的事情就是怎么减轻老公的负担,怎样摆脱当时的窘境,在我无力实现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离开这个家或者自杀。
有一天,现在根本无法知道是什么原因,那天我想离家出走,我觉得家里压抑的我无法正常呼吸,但是我要走,肯定不能得到老公的同意,我只能偷偷的走。我翻遍了所有的口袋,我的所有家当只有9块钱,我拿出我的工资折,里面的余额也是9元钱,也就是说,当时我的可支配的钱只有18元。工资折里的钱我还没有办法去取,当时我就住在银行大院里的宿舍,和银行里的员工都非常熟悉,那些小柜员见了我都亲切地叫我“白姐”,可是这个白姐竟然要取9元钱,而且只有这9元,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我兜里装着9块钱,来到了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我想如果我坐上一路公交,花一块钱,我能到大通沟,再花一块钱,我能到火车站,如果直接去火车站,我这点钱,连回娘家的车票钱都不够,再说即便够了,我自己回了娘家,怎么和我妈说呢?我就这样想呀想,走呀走,直到走的太累了,坐在马路牙子上看车来车往,我想明白一个问题,就是离家出走也要有资本,我是一个没有资本的人,休息好了,拍拍屁股,回家。
回到家,做饭吃饭,一切如常,谁叫咱是一个没有资本的人呢?
这个依然不算尴尬,自然还有更甚一筹的。
也是七八年前,依然是我身体不好,甚至做饭都不能做的时候,差不多每天就是睡觉睡觉,完全没有精气神,我现在都很难想象那时候的我是一种什么状态,怎么能在床上躺那么久,怎么能睡的那么沉,一睡就是两年。中午老公下班有点晚,回家叫醒我,问我想吃什么,或者是他也饿了,或者是他也懒了,或许他想让我出去走走了,就说去吃加州牛肉面。我没有什么意见,那时候出去吃七元一碗的加州牛肉面,也是很奢侈的。
加州牛肉面不在加州,就在我家对面,过了马路就是。
我们到了里面,坐定,服务员过来,问我们吃什么,点了两碗面,14元,付账的时候才发现,老公回到家就脱了外套,穿了平时在家的衣服,衣兜里没有钱,裤兜里有点零钱,一共12元,我呢天天不出门,出门更是没有带钱的想法。中午时分,店里的人很多,尤其是这样的快餐,我看着老公把所有的口袋都摸了一遍,旁边的人在看,服务员也等,老公都要把我押在那回家取钱了,正在这时,银行的一个员工也来吃饭,看到这一幕,说要请我们,平素没有来往的人,我们没有同意,借了50元,这才付了账,过后去给人家还钱,说起来大家都觉得好笑,成了他们银行里流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笑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入耳入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