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点甜头

(2012-06-12 16:24:32)
标签:

家庭教育

教育

育儿

自由

苦与乐

快乐生活

分类: 初中生活

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能让孩子更喜欢学习,我的女儿至少到现在没有厌学,这是我最成功的事情。

看到家长为孩子成绩唉声叹气,看到孩子们被老师被家长看着学,看到高考的时候考点外的陪考大军,看到高考后孩子们的彻底解放,我就想,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孩子感受上学的美好,学习的快乐,而一再强调,学习就是苦的,现在苦了,将来才有甜,现在不苦,将来必定受苦。细想想,这符合逻辑吗?

如果孩子们真的把学习当作苦差事,那可真是痛苦,想想,十多年呀,天天坐冷板凳,被老师、被家长监视,还有没完没了的考试,考好了或许偶尔有奖励,但是考砸了,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所以每天都痛苦,都惴惴不安,这样坚持十二年,孩子们真的是不容易。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也不容易,陪读陪考的,为孩子焦虑不安,熬过这十二年,基本上家长都成了爱唠叨的并提前进入更年期的了,和孩子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我是喜欢给孩子甜头的,我的女儿也是品尝到了甜头的。

女儿一直跟听我的话,我的话总是能让女儿尝到甜头,而不是吃苦头。

小学的时候学英语,对于一个二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每天自觉听读英语,是不容易的事情。女儿那时候英语成绩很低,连及格都达不到,没有自信。

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会着急,想方设法给孩子补,或者亲自动手,或者上辅导班。自己动手的结果是,看到很简单的问题,孩子都不能掌握,所以会着急,会发火,最终导致孩子根本不想学了,因为这是孩子痛苦的导火索,对于完全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妈妈不爱自己了,完全就是因为这个倒霉的学科。上辅导班的,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很多从小就上辅导班的,到最后成绩依然不理想的比比皆是。辅导班增加孩子的负担,占用孩子的休息时间,还有额外的作业,更多的辅导班,是学习更深的课程,这样也会让学的不很好的孩子,苦不堪言。

我不想让我的女儿这样,所以我和女儿进行沟通,和女儿商量解决的办法。最后女儿选择了每天主动听读英语,另外因为女儿当时年龄小,我选择了陪孩子一起玩英语,研究出许多适合孩子玩,还能记住单词的游戏,让孩子在和我散步的时候,也有了丰富的内容,孩子不排斥,而且乐此不疲。就这样,孩子的休息时间没有被挤占,按照教材学习,没有学习额外的更深的内容,按照孩子的兴趣爱好,小学高年级后,加入了有些英语杂志和英文小说。孩子都是在自己愿意并喜欢的状态下完成,没有逼迫,没有训斥。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是尝到甜头的。女儿因为没有额外的辅导班,所以周末我们可以出去玩,游山玩水,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每天听读英语,女儿的听力和口语都不错。有了一定量的阅读,女儿英语的阅读能力也很强。有了这些,成绩自然不是问题。这么轻松地学,还能有好成绩,这就是甜头,我们的方法让孩子尝到了甜头,她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样的方法,并且自觉地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女儿戴支具治疗,想想每天戴着那么个塑料背心吃饭睡觉上学,还有大量的枯燥的运动,这个过程要持续到女儿成年,要几年的时间,想想几年里,都要如此,天天如此,一定是很苦很苦的。

多少孩子排斥运动排斥戴支具,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运动配合治疗煞费苦心,家长无论怎么努力,如果孩子不戴支具不运动,一切都会付之东流。但是我的女儿现在很享受这样的过程,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过程是一块裹了一层苦药的巧克力。

一块裹了一层苦药的巧克力,女儿的这个比喻真是太好了!

外表看起来是苦的,可是只要你把这苦药吃掉了,里面就是巧克力了。女儿说她已经吃掉了那层苦药,现在每天都在吃巧克力。想想,女儿每天都在吃巧克力呀,那还苦吗?

女儿现在在运动的时候,要看一集《聪明的一休》,两集《猫和老鼠》,听一集《杨家将》,所以女儿每天都自觉运动,运动的时候,会听到女儿快乐的笑声。

每天女儿游泳回来,吃水果的时候,就和我一起看电视,或新闻或电视剧,或讨论或傻笑。

女儿每天都早早睡觉,基本能保证睡眠9小时,这完全归功于她不用写作业。

我告诉女儿上课认真听讲,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女儿很听我的话,果然,不用点灯熬油,也能取得好成绩。

每天游泳,体质好了,肌肉结实了,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女儿每天都在品尝的巧克力。

让孩子喜欢做一件事,就给孩子点甜头,让孩子现实地尝到了甜头,他才会更有动力,也会有更多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