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的日记——不要和孩子对抗
(2011-12-10 07:48:31)
标签:
家庭教育初三离家出走育儿 |
分类: 初中生活 |
今天是我大侄儿的25周岁生日,虽然已经工作在外,这个特别的日子,还是有特别的牵挂,所以首先祝福他,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尽快找个女朋友。
前几天一早,就受到好朋友发来QQ信息,问我:在不?我马上恢复:在。好朋友的儿子现在上初三,经常和她聊,主要是关于孩子的,她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孩子一直很优秀,在班级里是名列前茅,一直没有什么好担心和紧张的,可是一到初三,开始有了烦心事,成绩有了些许的不如意,孩子逆反很严重。
其实我平时也只是劝她放松,不要太紧张,因为孩子是人家的,当然还是要遵从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我说的除了能让她放松一下心情之外,恐怕没有任何效果,这是我知道的,但是我从心底里希望,妈妈开心孩子快乐,顺利地度过这一年。
我的同学朋友,孩子基本上都到了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和她们聊天,几乎都说孩子逆反。其实有时候想想,不单单是孩子逆反,我们是不是在有意无意的和孩子对抗呢?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我们说什么是什么,对于已经上了初中甚至更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还让他们那么听我们的,是不是正常呢?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阅历,自己的思想,自己想玩的东西,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还要他们什么都听你的,这怎么可能?你说了,他不听不做就是逆反,可是如果你明知道他不会听不会做,你还要强迫他听他做,这不是对抗吗?
接下来,好朋友和我诉苦,说自己败了,彻底败了!我就对她说,别和孩子对抗,就不会有胜败?的确是这样,如果你不是和孩子对抗,和孩子的关系就是母子,何言胜败?
父母真的不能和孩子对抗,哪有能战胜孩子的父母?都说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父母,一点也不假。家长给孩子的压力越大,管束越严,孩子的逆反就越严重。最关键的是,孩子已经足够强大,对父母的恐吓已经了如指掌,不是小时候,你对孩子说:“妈妈不要你了!”儿子就会害怕的哆嗦的时候了,而且,孩子已经摸清了父母的心思,父母除了吓唬,别的也没啥本事,你还能真的不要孩子了?
以前教的一个学生,女孩,在网吧找了一个男朋友,家长自然是不能允许,就使用高压政策,结果女孩跟着人家离家出走了。在此之前,家长肯定放过狠话,但是女儿这一走,一下子慌了神,找遍了能找的地方,最后无奈在网上给女儿的QQ上留言,说只要女儿回来,绝对不打她不骂她,以前的事情全部就当没发生过,只要女儿回来。后来女儿在外面游荡了几天回来了,家长甚至没敢问孩子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为了让我们这些老师能接受他的孩子,还请我们去吃饭。这就是父母!
最后这个女孩怎样了呢?逆反只是一时的,跑出去或许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加上父母不再追究,所以也开始按部就班的上学,没有再出现离家出走的情况。平平安安的度过了高中,高考的时候,成绩一般般,只考上了民本,民本毕业后工作一年,因工作强度大工资低,和真正的大学毕业有很多差距,这时已经二十多岁的她,幡然悔悟,复习一年,考上了东北师大外语系研究生,今年毕业,在长春一重点高中做老师,每月收入万元左右。和那个当年的男朋友早就分道扬镳,而且自己也羞于提起那段往事,偶尔提到,就说,别说了,怪丢人的。
今天过生日的我的大侄儿,曾经也离家出走过。因为总是上网吧,不好好学习,为了上网吧,还偷拿了哥哥的两百元钱,被哥哥发现,痛打一顿。大侄儿就离家出走了。
这可是吓坏了全家,虽然是男孩,也很着急。我们全家都出去寻找,我和老公,带着大侄儿的表弟,连县城里的黑网吧都搜遍了,我的老父亲,沿着从县城流过的松花江边一路寻找,我的哥嫂,连夜去上山呼唤,全家乱作一团,打孩子的时候,也是啥狠话都说,什么去死吧,再也别回来,都说了,可是真的去死了,真的再也别回来,哭的还是父母,不是吗?整个一夜,全家无眠,第二天就开始担心孩子吃了没有,兜里是不是还有钱,老父亲就去江边查看,差不多能上山的亲朋有跑上山去找,我和老公还是遛网吧,但是依然未果。我和老公说,其实找也没有用,估计兜里有钱,等钱花光了,就回来了,但是这话不能和父母和哥嫂说,还是陪着到处找。
当全家人,都放弃了对孩子责骂痛打的念头,只要回来就好的时候,大侄儿花光了兜里的钱,自己回来了,奶奶赶快给做好吃的,看到孙子狼吞虎咽的吃,心里只有心疼了,哥嫂也说回来了就好。哎,谁胜利了?孩子胜利了!
这是发生在大侄儿初中的事情,后来哥嫂很少管他了。他学习不出色,去了职高,在职高参加高考,考了大专,现在在一上市国有大企业做工人,工资和福利都很好,大学毕业当年,就福利分房。每次回来探家,都给所有的人买礼物,人憨厚,能吃苦,会过日子,踏实肯干,工作两年,给自己添置了电脑手机之类的,还攒下几万块钱,看到一米八多大个子的大侄儿,打心眼里高兴,有时候会想,哪个女孩有福气,会嫁给我大侄儿呢?呵呵,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可是谁能想到,他也曾逆反到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差不多是孩子逆反的最高境界了吧,这两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是逆反,还是我们做父母的给予了更多的压力,用了不当的教育方法?我想更多的是后者。
当了青春期,只要孩子没有跑的太偏,就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吧。记得在英国的侄儿写过英国的教育和国内相比,英国的教育就是投其所好,我觉得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了,因为投其所好,所以孩子就不会逆反,就因为我们处处和孩子反着来,孩子当然会逆反。我大学同学的女儿,买一件棉服,穿学校一天,就被老师批了一顿,再也不能穿了,我同学不理解,打电话给老师,老师说不能让孩子的爱美之心大泛滥,所以上学只能穿深色棉服!我真的觉得,不是孩子逆反,而是老师不正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爱美不好吗?教导孩子什么是美,引导孩子怎样追求美,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压制孩子对美的追求,大错特错。
别说孩子逆反,首先看看我们是否和孩子反着来,不要和孩子对抗,要投其所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