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5月04日的日记——难以回答

(2011-05-04 19:23:39)
标签:

王羲之

中国

五柳先生传

斗酒诗百篇

成语

作业

育儿

分类: 初中生活

女儿的语文作业是一张试卷,很少问我问题的她,竟然匆匆忙忙跑过来问我,一看题目,我也答不上来。

题目是这样的:同学们肯定看过不少古人读书的故事。下面列举的四则故事分别说的是谁?

1、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3、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如醉如痴地读了起来。(       

4、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这四道小题,你能说上来吗?相信独酌老师能,估计他让孩子们做过这样的练习,因为刚刚在网上查,发现问相同问题的人大有人在。

第一题,我知道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那就写五柳先生了,但是五柳先生是何许人呢?是陶渊明吗?不知道。

第二题,我知道成语“凿壁偷光”,但真的不知道说的是谁,所以上网查了,是西汉的匡衡。同时赶快查出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告诉女儿做一个知识卡片,积累一下。

第三题,我告诉女儿如果是我考试,我就懵王羲之,但是这个故事我真的不知道,刚刚在网上查,有说王羲之的,有说王献之的,还有说孔融的,真的不知道是谁,女儿和我一起懵王羲之了。

第四题,是唯一一道我能肯定的答案——李白。

感觉现在的题目越来越没有意义了,文学常识,都变成了猜谜了,算什么呢?如果都如“斗酒诗百篇”“诗仙”这样著名、深入人心,我觉得还好些。成语能用的准确就行了,尤其对于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中国的成语多的很,每个成语都能说出个故事,如果每个成语的主人公都要记住的话,有点难度,尤其像我这样的,记不住人名的人,真麻烦。

《五柳先生传》是初中二年级的课文,现在就拿来,让孩子们答题,我觉得也不妥。现在还是针对现在学习的课文来做练习,应该更好吧,真的希望老师别东拼西凑的找些题目,让孩子做,这样孩子学的更扎实,更知道应该怎么学。

 

 刚刚查到王羲之,偷读《笔论》,而题目里是《笔说》,不知道哪个对?自己好没文化,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