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5日的日记——我给孩子读书
(2011-04-15 09:15:44)
标签:
阅读老舍正红旗下录音听读利用时间育儿 |
分类: 初中生活 |
在独酌老师的博客里,看后特别有感触,真的不知道,孩子还能用什么时间来阅读。
女儿一直有非常好的阅读习惯。
但是自从上了中学,那非常好的阅读习惯没有了,因为实在找不出来时间阅读。
昨晚,女儿八点多一点就写完了作业,非常快乐,自己也说,终于可以9点上床,睡一个好觉了。写完作业要做运动,吃些水果,我正在看书,就让我给她读,我给她读老舍的《正红旗下》,也不管头和尾,随便读哪段都可以。这大概就是女儿唯一的阅读了,确切的讲是听读。
我现在每天都用录音软件,给女儿录20来分钟的,读一些女儿没有时间看的书。刚刚录完《少年维特的烦恼》,犹豫要不要给女儿听。其实我不喜欢让孩子读这本书,维特最后不能摆脱情感的困扰而选择了自杀,这是我最不喜欢的结局,我也不喜欢人多愁善感,情意缠绵,但是书写的真的好,里面的景物和心理描写,是那么的细腻,读起来还是很有滋味的。有时间还是给女儿听吧,希望女儿听了,也会批判的来看。
接下来打算录《正红旗下》和《我这一辈子》,都是老舍的文章。《正红旗下》是自传体小说,写的幽默风趣,但是老舍没有写完这不作品,就写“我”的出生,就写了十来万字,故事还没有展开,就搁浅了,如果老舍先生全部写完,该是怎样的一部鸿篇巨著?特别喜欢老舍的文笔,亲切,幽默。记得以前听过某专家的讲座,关于学生写作文,他说老舍描写雪景的时候,他可以说地上像盖了一个大白被单,但是我们的学生就不能这么写,其实我不赞同,老舍能写,学生为什么不能写?老舍写的妙就妙在平和朴实,好与不好不在于是否华丽。
老舍在描写大姐的婆婆的时候,这样写的:我首先想起他的眼睛。那是一双何等没有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不管她是要表示欢迎,还是马上冲杀,她的眼睛总是瞪着。她大概是想用二目圆睁表达某种感情,在别人看来却是空空洞洞,莫名其妙。她的两腮多肉,永远阴郁地下垂,像两个装着什么毒气的口袋似的。在咳嗽与说话的时候,她的嗓子与口腔便是一部自制的扩音机。她总以为只要声若洪钟,就必有说服力。他什么也不大懂,特别是不懂过日子。可是,她会瞪眼和放炮,于是她就懂了一切。
读到这的时候,我都忍不住给写作业的女儿读一读,让她也听听。写的真是太好了,一个成天瞪眼扒皮,满嘴放炮,一脸横肉的老太婆就跃然纸上了,绝对比我说的这几个词看起来具体,看起来更形象,看过之后,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形象了。给女儿读,和女儿一起体会和讨论。也难怪,女儿一有空就说:“妈妈,读一段,快读一段。”
我就利用白天的时候,多读读书,并且录制下来,等女儿有空的时候,比如开车出门的时候听听吧,就算是阅读了。想想也有点悲哀,上学前给孩子读书,是因为她自己不会读,现在依然给孩子读书,是因为她没有时间读,可是这样的阅读和孩子自己捧着书看,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