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身家性命交给医生的时候
(2010-08-19 13:43:07)
标签:
健康 |
分类: 每日心绪 |
医生都是仁心良术吗?我不敢肯定回答,虽然我觉得医生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幸运的是,给我做手术的教授,都是我值得信赖的,不过在手术、住院过程中,也看到一些、听到一些,心里也会犯嘀咕,所以在医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医生的时候,真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02年,我做了植骨手术,医生取我的髂骨,移植到我病患部位。取的骨头不可能可丁可卯,所以手术结束后,还有一些骨头散落的桌面上。护士问:“这些骨头还有用吗?”某个医生,因为我当时看不见,只能听见,他说:“不要了,你拿回去做骨头汤吧!”可能是玩笑,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是很不舒服的,他们是残害同类的野兽,还是我本来就不能算是人?我私自认为,医生最起码的修养,就是对病人的尊重。
03年我又住进了医院,一个病友,是因为在其他医院做的手术,花了两千块钱请了一个教授,其实手术不大,就是脚上有个软骨瘤,但是这位教授是个明白二大爷,把脚背切开后,竟然找不到瘤儿在哪,就找了一块骨头刮了刮,然后缝上出来了,第二天一早拍片子,那个瘤儿竟然还在片子上。教授这才承认他没找到,所以联系了给我做手术的教授,他出钱到我住的医院重新手术。术后,新手术的教授说,位置的确不好找,因为在贴近脚底的位置。但是不管怎么不好找,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呀,那口子说开就开吗?这还好是个软骨瘤,要是肾坏了,没搞清楚,把好的摘了,坏的留下了,怎么办?
这一次,我进了手术室,要扎套管针,准备输液,小护士把止血带给我扎上,在我的手上一顿拍,然后指着我手腕上的两道黑印说:“这两根,哪个是你的血管?”我当时就笑了,说:“我哪里知道,我就知道我口袋里有多少钱!”我想我都这样说笑话了,如果她有点自知之明的话,就该停下来换个护士,谁知她无知到和我说:“我还以为你的血管,你自己知道呢!”这下我可气坏了,回敬说:“我不知道,你的血管你知道?不行就换护士!”她倒是很犟,真的给我扎上了,拿着针在我的手腕上像纳鞋底子一样上下翻,也没找到血管,直到我的手腕鼓起来一个大包才算罢休。后来还是一个老护士,在我另外的手臂上扎上了。
第二天一早,在ICU病房,一个教授领着他的学生们查房,大概是今天教授没有手术,显得很清闲,问学生们,查房都需要查什么?三个学生,都是在读的研究生,其中一个已经上了两年,还有半年就毕业了,另外两个读了半年了。对于教授的突然提问,她们紧张的不行,有一个还算不错,说要查切口、是否排气、尿量等等,当她说出“等等”的时候,教授显然是不满意的,说太笼统了,又问其他的,那两个更是一问三不知,教授说:“生命体征不要查吗?吃什么喝什么不用指导吗?体温查了没?”管床的立刻说:“查了,37度4。”教授又问:“正常吗?”那小孩立刻说:“不正常!”教授立刻就急了,问:“为什么不正常?怎么才算正常?”几个都不语,我真替她们着急,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怎么都答不上呢?后来老师又问了那个马上就要毕业的研究生,那研究生说:“正常,不高于38度5就是正常!”天呢,晕死,等术后患者都38度5了才想办法救治吗?教授直接就火了,对她不客气的说:“你马上研究生就毕业了,连这个都不知道,你研究生毕业两年,你就是主治医了,你就要独当一面了,你就这样当医生吗?把患者交给你,能行吗?术后有吸收热是正常的,但是体温超过38度,就是高烧了,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外科学》上,关于术前、术中、术后,需要注意的,写的清清楚楚,你们不看书吗?”我觉得说的太有道理了,真的把自己交给她们,能放心吗?
说话间,教授掀开患者的被单,准备察看切口,竟然发现,患者的腹部依然压着沙袋,又问学生们:“沙袋应该压多久?”学生们都不敢说话了,教授说是4到6小时。可是这个患者,竟然从头天下午两点出手术室到早晨的八点半,长达十八九个小时,真是一件恐怖的事,我不知道那位患者听见这些,心情怎么样?如果真的因为长时间的压着沙袋,导致组织坏死,那岂不是更增加了痛苦。
我觉得,患者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医院,交给了医生,医生们一道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作为患者,也要多问,管他高兴不高兴,就是要问个清楚明白。真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医生的时候,能放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