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教育 |
分类: 教育观点 |
中午,回来了,告诉我,来检查团了,还录像了,还调查了一些问题。我说问什么了,她说,也就是什么老师是不是让买复习资料了什么的。我问是不是问她了,她说没有,是老师提前就告诉他们了,要是人家问,一定不能说买了,就说没买。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也不能做什么评论,赶快说吃饭吧,孩子也没再问什么,或许太习惯了,不需要问了。
唉,老师也有老师的苦。记得刚刚上班的时候,没有去学校推销资料的,在那个小镇上,也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让孩子们买资料的可能性都没有。可是,每个单元教完,总是需要做点题巩固一下,那时候就是刻钢板,然后自己用油印机一张一张的印出来,发给孩子们做。可能我说的这个,现在很多新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但是,所有的试题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感觉很好。
后来,我到了县城的高中,条件一下子改变了,机器也先进了。原来散发油墨的卷子再也找不到了,变成了影印机,只要把自己写好的东西,放进去,一会几百张卷子就出来。我感觉太好了,再也不用担心刻钢板的时候,划漏了蜡纸。我还是喜欢精挑细选的让学生们做题。再后来,来了卖题的,都是特别便宜的盗版题,甚至比自己写自己印都要便宜,所以就选择了买卷子给学生。
卷子多了,就有好有坏,我总也改不了,精挑细选的毛病。家里先装上了电脑,我几乎把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建题库上,这样,每次考试的时候,我就可以在我的题库里选题,然后再印,尽管建题库比较麻烦,用的时候也真的方便。
所以一直以来,认为要想学好知识,做巩固练习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条件也好了,再给孩子买一套练习题,家长也是可以理解的,孔老夫子就说温故而知新,不练习怎么能巩固知识呢!
可是曾几何时,老师这样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做法,却要偷偷摸摸起来,本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变得这样不阳光,还有点见不得人了,真是不可理解。
孩子们的书包要减轻,孩子们要减负,所以就有人来检查。我不知道,难道不给孩子们做卷子,就叫素质教育?给孩子做一些题,就是应试教育了?检查团的检查项目是不是有点太简单和程序化了,真正让孩子们的书包轻不下来的,是不是就是因为多了一套卷子?整个体制的问题,却只做表面文章。把老师夹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有谁能替老师说句话呢?害的老师还有教孩子们撒谎,这又是谁的过错。
老师,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