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要选好上幼儿园的时机。现在很多父母都想让孩子早上学,感觉这样能提高孩子的竞争力,所以上幼儿园也就提前了。但是孩子还是最好在三周岁左右上幼儿园比较好。在三周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太小的话,有一些问题会让孩子很为难,比如上厕所,如果经常尿湿裤子的话,孩子会有压力的。还有就是北方的孩子最好选择在春天上学,这样天气越来越暖和,孩子的衣服穿的少,上厕所的问题也好解决,等到秋天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很自然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也不用过分的担心了。再有就是,如果是在家里看大的孩子,最好选在一学期的中间,也就是做插班生比较适合。一般在开学初,孩子都是新到学校,往往对新的环境不是很适应,这个时候哭闹的孩子比较多,即使有的孩子不想哭,但是看到好多孩子哭的情景也会跟着哭,并且产生恐惧感,老师往往是哄好了这个,又哭了那个,遇到脾气不好的老师还会暴力镇压,增加了孩子入园的难度。而插班的好处就是,这时候大多数的孩子都比较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不哭不闹,这个时候孩子也会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加入到美好的集体生活中。
第二,
一定要和老师做好沟通。我们整天和孩子接触,比较了解孩子的个性。但是老师是不了解的,所以孩子哭闹了,老师不一定能很好的找到办法。所以一定要和老师做好沟通。要详细的告诉孩子的性格特点,孩子的喜好,甚至孩子的一些缺点,这样老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例如有一个小朋友,他对各种各样的管子很感兴趣。当他入园的时候,老师就带着他到处找管子,他发现原来学校也有他喜欢的管子,而且老师竟然和他有一样的兴趣,对老师产生了信任,很快的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还比如我的女儿,感情非常细腻,在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老师的一句“这孩子不行”就导致她对学校对老师的恐惧,最终失败了,而在第二次的时候,我和老师做了很多的沟通,为顺利入园奠定了基础。
第三,
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适应性的训练。小孩子新到一个地方,不适应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在此前就带着他了解环境,了解学校的生活,那么他会更快的适应的。所以在入园前就要带着孩子了解将要去的幼儿园的环境,多去玩玩,让他体会到幼儿园的生活是美好的,产生上学的憧憬。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他了解学校的生活。并且在平时的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这样的话“你不好好的,我就送你上幼儿园”之类的话,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误解,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和厌烦的心理。
让孩子理解只有长到足够大才能去上学,能上学是令人骄傲的,让孩子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走进幼儿园,我想他们一定会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幼儿园的生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