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时代的终焉——关于《电子游戏软件》的倒掉
标签:
动作游戏软件游戏机实用技术停刊电软乌鸦乌鸦叫 |
分类: 夜阑卧听风吹雨:时事篇 |
我的一个时代的终焉
——关于《电子游戏软件》的倒掉
http://s5/mw690/4a85273dgc5a80adf15f4&690
因为身在国外,我对国内的事情真是孤陋寡闻,直到今天我才得知了《电软》(《电子游戏软件》)停刊的消息。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夜晚,我深深地为此而伤感……(注:时间是7月,但我在南半球。)
遥想18年前,一个夜晚,我骑车经过和平西街的一个书摊,发现挂着一本刊物,叫做《GAME集中营》的——后来我才知道,这本正是杂志的创刊号——当时想都没想就欣喜若狂地买回了家……
以后好几年都在买,从不曾间断,偶尔有没买到的,就向杂志社邮购;还买了好多增刊;也记住了龙哥、无类、老D;记住了《大墙画廊》《龙哥热线》《闯关族的家》(从“闯关族”这个词,可以理解当时的游戏的本质)……
后来是95年吧?杂志突然停刊(因为《乌鸦·乌鸦·叫》?)后来辗转复刊,更名《GAME风景线》……
http://s3/mw690/4a85273dgc5a70748d012&690
后来,不记得何时了,杂志更名为《电子游戏软件》……
大约在99年我发现了《UCG》(《游戏机实用技术》,读者戏称《油细鸡》,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游戏机”的口号而闻名),它当时是更大的开本,全彩,赠光盘,内容和版式都明显优于同期的《电软》,于是我转投《UCG》阵营,偶尔还买买《电软》……
后来毕业了,没太多时间玩游戏了,但是还看杂志,《电软》从内容到形式越来越不堪,只买《UCG》了……
进入360和PS3时代后,因为没钱买主机,所以杂志也不看了……也不能说一定是没钱,原因很多,兴趣转移?没时间玩游戏,越来越脱离一线?光看杂志也没意思?总之,杂志不买了,偶尔看看网上的信息也就罢了。有时还玩游戏,但玩的是旧的游戏……
就这样到今天,有时候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但只玩单机游戏,只用手柄,从不用键盘),因为现在没有游戏机在身边。最近玩了《浣熊市行动》……
然后,今天,就得知了《电软》去世的噩耗……其实这已经是旧闻了……
后期的《电软》,做到那种不堪的地步,要是05年他就垮掉,我可能还要拍手跺脚地欢呼,可是今天,他的死,只是令我伤感。伤感的其实不是一本杂志的倒掉,而是一个时代的远去,青春的远去……但我不认为这是70后或者80后一代人的时代的远去,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时代的终结……
作为一个曾经在平面纸质媒体工作过的人,我也不认为这意味着电子游戏杂志的终结,毕竟还有其他杂志在坚持。在这个时代,杂志肯定是要在资讯的及时性上落后于网络,但这不等于杂志就没有生存空间。当新时代来临的时候,杂志明显应该转型——或者挖掘文章的深度和专业性,或者增强它的趣味性,或者增加编读的互动、读者的参与,或者走向某一分支的专门化……
总之,方式是很多的,但无疑,转型是必须的。可惜《电软》这个杂志社里,或许只有技术人员而没有营销人员,他们只是凭着爱好与热情来做事,并不理解如何把握市场。电软从创刊之初,出名的就是他的编辑。可是一个杂志的成功,不能只有编辑……看看国内那么多成功的杂志,我们知道哪个编辑的名字?能知道主编的名字就不错了……再者,中国的人口是众多的,你只要赢得很小比例的粉丝,就可以维持杂志的生计……
我看到关于这个杂志的倒掉,引发了很多网民的长吁短叹。但我不那么悲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这个杂志的倒掉,有环境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自身的因素。我无从知道他的内部发生了哪些问题,但是整个杂志长久地陷入恶性循环。在《UCG》诞生前,他或许还靠着龙头老大的地位稳坐泰山,但当强大的对手诞生时,他就再也没有挽住颓势……
http://s6/mw690/001mBSCpzy6WsMpVflb25&690
《UCG》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一本相当成熟
的杂志,而《电软》似乎从未成熟过……
我们总会有时间,可以休闲一会儿,拿起手柄,但是拿不起的是那份曾经的简单的心地。生活变得好复杂,好多事情不得不关注。我们并不是告别了游戏,我们只是告别了那个简单的时代,那个对于所有人都简单的时代……
今天,《电软》的倒掉之于我的刺激,远不如数日前看到胡子拉碴的里昂和莎瑞·贝肯的登场那样强烈。也许是一回生,二回熟的缘故,是有点麻木了。但我总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即使是好事,也不可掩抑内心绵远的伤感。
尽管《电软》是商业上的失败者,但是,他以《乌鸦·乌鸦·叫》奠定了他不朽的历史地位。在中国近三十年的历史中,恐怕因为一篇文章而几乎丧命的杂志,这是独一份。
我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提供链接如下,非常感谢这位博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05893a010008vb.html
(写作这个事情最好手写,我真地讨厌电脑,写时迟,想时快。)
这篇文章,以敢为天下先的殉道者的勇气,抨击了我国禁止游戏业发展的残酷现实,几乎以辛亥时期革命勇士的壮烈,唤起了我们这些读者的良知与愤懑。当时,一个年少无知的我,走在路上读这篇文章,倍感字字惊心……而在这文章出现不久,ZF对游戏机进口的禁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十余年过去,则国内游戏业发展之现状,依然如故,而游戏厅上一掊土,已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我之所以发现了《电软》停刊的消息,恰恰是因为今天的一则新闻:SONY将在广东开设分公司,国内对游戏机进口的禁令或将悄然冰释。然而我丝毫没有喜悦,因为这样YY的新闻,丝毫不能改变坚硬的现实……
《电软》在它生存的十八年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莫过于以那篇不朽的文章,促使我们理解这是一个怎样锁国的社会,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底力。但是我却奇迹般地相信,这个社会,有一天还是会变一个样子的,尽管与我无缘……
很多事情早已标明,一个时代的远去,但是网上的很多长吁短叹,仍旧依恋那个逝去的时节。我不喜欢这种哀怨或是嗟吁,但我也在心里弥漫起一种伤感。我希望这是我的一个时代的终焉,因而能在未来,更加开心地玩一个与过去无关的游戏……
(注:“终焉”“最期”“底力”都是日语中的词汇,大概就是“终结”“末期”和“危急时爆发出的强大力量”的意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