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你读诗第二十二期诗人:廖悰

(2015-09-11 13:02:47)
标签:

廖悰

古战场印象

战争

和平

分类: 江油作协

本期诗人:廖悰

简介:廖悰,男,羌族,197310月出生,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李白研究会理事,四川幼专川西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在《诗神》、《星星》、、《诗潮》、《剑南文学》、《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等刊物发表诗歌及散文几百篇。曾获2014年第三届中华校园诗歌节三等奖及各级文学大赛奖励。有散文入选《四川精短散文选》、诗歌入选《羌族文学作品选》等各类选集。先后出版诗集《明明如月》、《尔玛羌风》、报告文学《宏图伟业常思源》。

诗观:以古典文学为基石,以现代语言来进行诗歌的工笔更多地写意。

诗歌:《古战场印象》

作者:廖

无风,血腥气氤氲凝结

有风,一种咸甜的味道散布四野

 

日晒,被鸟兽啄食未尽的白骨脆如枯槁

雨淋,兵器和旗帜融不进大地,这里寸草不生

 

一个皇帝喝了一碗汤

觉得咸了点或者淡了点

就想到厨子的祖辈来自蛮夷

再想到身材最好的妃子有个兄弟

 

于是第二天朝议出兵,说要向蛮夷布化道义

于是第三天拜将,叫身材好的妃子的兄弟做主帅

统帅精兵十万,再让兵部向全国征集钱粮

 

车辚辚,马萧萧,队伍终于出发了

马都肥壮,人都精神,铠甲闪着金光

打过仗的老兵脸色漠然,盘算着家里的用度

和此行往返(如果不死)的路程,还有女人

初次出征的一个士兵泪如泉涌,

身旁跟着颤巍巍的母亲,以及结婚三天的新妻

一个士兵兴奋得光彩照人,他沉浸在绚丽的憧憬

——如果不死,我就能当上将军,得到皇上召见

还可能娶上公主,接我的母亲到京城吃穿不尽

他也为了预备不测

在行囊里写下自己的名字——李三郎,家住平安县平安村

好心的君子请拣根骨头捎回给我母亲

 

还没有走出边塞

由于吃了陈年霉烂的粮食,瘟疫蔓延

队伍十停去了三停

 

走出边塞又迷失了道路

有的士兵累倒路上

有的士兵开了小差

 

粮草断绝了

主帅下令攻占了一个没有设防的村庄

掳掠来全部的牛羊饱餐数日,离开时

杀光了所有的男人,带走了所有的女人

 

然后就到了这里

 

蛮夷的队伍也到了这里

 

两军对垒

好多士兵低下头颅

几天前才无缘无故杀了他们的兄弟

这时候,军营里还藏着他们的女人

到这里来的目的,本身就模糊不清

现在更觉得是一场闹剧,但,已经种下了仇恨

 

兵法其实不管用处,勇气只能用做日后吹嘘

战场上屎尿气味太浓,主帅好象从来没有出现

奔跑,追逐也可以说逃窜

呐喊,奋起勇气也可以说是心胆俱裂

最后也许能分出胜负,但都可以宣告胜利

 

刀枪剑戟卡在骨头中间,取不出来,也不用取

使用它们的人已经肢体横飞

一个没有头颅的士兵,手里拿着破碎的战旗

一个人叫着“妈啊!不要!”然后就再无声息

一个人最勇猛,砍翻了十几人,一只冷箭从远处射来,洞穿了他的身体

------

------

 

主帅出现了,因为战斗结束

 

阳光下他的脸色惨白,因为刚躲在后营吐得一塌糊涂

他下令收拾战旗,和清点两方的尸体

然后离开,他要和幕僚们商议报捷奏折以及凯旋回师

高大的骏马驮着高大的主帅,留下好看的背影

 

李三郎醒转过来,气若游丝

他运气不错,只是断了一条腿

将军,皇上,公主,还有母亲------

一切都远去了,如梦幻空花

而现在,生命正流逝入土地,点点滴滴

 

一匹马从远方奔来

一个蛮夷妇女下来,寻找着,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在李三郎身边停下,扒拉出一具蛮夷士兵的尸身

妇女失声痛哭,孩子也哭得浑身颤抖,撕心裂肺

女人打量着李三郎的服饰和面孔,目光凛凛

却又放下手中的刀,望着远方出神

 

远山如黛,炊烟若有若无

一大丛野花鲜红得让人心疼

孩子的脸因恐惧而变形——他没有了父亲

女人的目光柔和了,杀气消弥

 

女人采了草药为李三郎敷好伤口

 

女人掉转马头,向着自家门口

女人把孩子和李三郎抱放在鞍上,打马离开

 

伤口依然痛楚,但已清凉惬意,李三郎放心地闭上眼睛

他闻到了女人身上的幽香

除了母亲,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接触女人

第一次感受到女人乳房的软和与温馨

——这就是我的公主啊

他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200544日写,5日晚毕于江油 廖

本期诗歌导读:

导读随笔:《廖悰的“战争与和平”》

/廖悰

 

 

在廖悰的数百首诗歌中,这首《古战场印象》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2005年,廖悰出版的诗集《明明如月》中有她,2009年,廖悰出版诗集《尔玛羌风》,又选了这首作品。

100余行的诗歌,应该算是诗歌中的长篇了。古诗中有寥寥数语的绝句,也有长篇巨制的歌行。廖悰的《古战场印象》展现了他杰出的驾驭文字功夫,而且,是在十年之前。当时诗人31岁。

据廖悰介绍,这首诗歌与一部世界名著有关,那就是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划时代巨著《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前后耗费十余年的光阴,并本书于1865年到1869年出版,讲述欧洲拿破仑时期的俄国所发生的事。《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法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书中史诗般的辉煌节奏与宽阔视界,只有荷马的作品可以相提并论。

2005年春,廖悰阅读完《战争与和平》为之深深地震撼与感动。在沉浸于对伟大作品的欣赏顶礼时,廖悰在想:能否以诗歌的形式写出我的“战争与和平”?经过一段时间构思,终于在200544日晚上,廖悰夜不能寐,一种创作的激情澎湃心胸,诗歌的总体格局、局部章句纷至沓来。凌晨3点左右,廖悰翻身起来,在纸上写下他的初稿。45日晚上,简单修缮定格,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古战场印象》。

诗人廖悰把本首诗歌的背景放在遥远的中国古代。根据诗人介绍,同时也依稀能从诗歌中看出汉武帝、李夫人、李广利、讨伐西域等历史人物和事件。诗人在诗歌开始就道出战争的荒谬性,这也许也深受《战争与和平》的影响。《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不止一次地道出战争的荒谬性与偶然性。比如,托尔斯泰认为奥斯特利茨大战中因为一些很偶然的因素,拿破仑才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全俄罗斯人都认为俄国打了一次败仗,但是主帅库图佐夫坚信这是一场胜利。《古战场印象》将一场战争的起因归于一个厨子烧的汤咸了一点或淡了一点,引起了皇帝的不快,再引起皇帝联想到厨子来自蛮夷,再想到“身材最好的妃子有个兄弟”,战争由此拉开序幕。戏谑中有着对历史深层的嘲讽与反思。诗歌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李三郎”。他像所有未经人事的少年一样,憧憬着通过战争,加官进爵,发财,飞黄腾达,甚至当上驸马。残酷的战争在原因不明却相互仇恨中展开,血腥是他的本来面目。李三郎杀了蛮夷的士兵,他也断了一条腿。战争结束,恐怖空旷的战场上,一个蛮夷女人带着孩子骑马而来。她找到了她的丈夫,被李三郎杀了的蛮夷士兵。在痛苦绝望中,蛮夷女子向李三郎举起了刀。没有了父亲的孩子在哇哇大哭。蛮夷女子眼光柔和下来,将李三郎拖上马远去。

在能够生存面前,老百姓首先关注的是吃饭和安全。满纸的仁义道德显得太虚。所以,蛮夷女子能够接纳李三郎。李三郎也对这个结局很满意,因为不管怎么,他保全了性命。而且,这是一个女人,虽然是蛮夷,但也能为他打理生活、生儿育女。但是,这是他原本想要的理想生活吗?诗歌最后“——这就是我的公主啊/他泪流满面,不能自已”也有着对平凡人命运的一种思考。总的来说,仇恨,战争,是别人考虑的,他们,只是战争中小小的棋子,能够受人摆布而参与,也能很快地淡忘、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战争只是插曲,和平才是大家向往的。这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主旨之一。这也是廖悰《古战场印象》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

(廖悰-2015818日夜于江油)

主编:蒋雪峰  编辑:南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