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一词溯源

(2011-03-08 11:03:23)
标签:

称谓杂考

文化

分类: 寻根探源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周代文献。古代这个词随着所指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是指京师(首都)而言(见《诗经》),有时是指国中、内地,有时是指汉族地区。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汉族的周围,居住着许多兄弟民族,“中国”即在四夷之中的意思。而汉族又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当时的“中国”,即指这一带。后来,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秦、汉以后,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称为“中国”。

    正因为古代“中国”一词指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当兄弟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便以“中国”自居,而汉族建立的王朝虽然迁离了中原地区,但仍自称为“中国”。例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而互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总之,我国古代文献上的“中国”一词,只是一个代词,而不是专用名词。因为我国古代从未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它的正式国名。只是到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才作为专指我国领土的专用名词,而不再作他用。至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这已是妇孺皆知的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