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5020575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我国图书装帧的演变
(2008-03-19 13:31:15)
标签:
文化
分类:
博闻杂记
我国图书装帧的历史悠久,每个时代的图书装帧以及名称也不尽相同。
秦汉时期的图书主要是简册、材料是竹片及木板等,用牛皮索串成册,所以称“编”,也叫做“篇”。
比简册稍晚的图书叫“帛书”,是写在纺织物品上的。第一篇帛书加轴后成为一卷,用细丝绳捆扎,所以称“卷”,汉末到唐代,图书的装帧仍然称“卷”。
宋、元时期出现了活字印刷,装帧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时的方法是将印好的书页反折,字面相对,再把中缝的背口粘连,外面包上硬纸皮。这种方法装帧的书,打开时犹如蝴蝶展翅,所以叫“蝴蝶装”。
明朝中期出现了书籍装订新方法,即将印页的中线折正,理齐书口,前后加封面,切齐毛边以后,打眼,用线穿订,这种装帧法叫“线装”。
到了近代,随着机器印刷的传入,中国人开始仿效国外的“平装”与“精装”方法,这种方法至今仍广泛地使用。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哪些药物会上瘾
后一篇:
我国各省市主要地方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