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壬雅
壬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93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卧薪尝胆”的故事是真是假

(2007-05-02 12:50:12)
分类: 寻根探源
    越王勾践在补吴国击败之后,为了激励自己,发愤图强,报仇雪耻,曾经“卧薪尝胆”。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了。然而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事呢?
    查考记载越王勾践事迹的历史资料,成书时代较早而史实也较可信的,当首推《左传》和《国语》。在《左传》的“定公”和“哀公”两部分,《国语》的《吴语》和《越语》上、下三篇里,大量记叙有越王勾践的事迹,但一点也找不到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记载。西汉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他“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而根本没有卧薪。到东汉时,袁康、吴平作《越绝书》,赵晔著《吴越春秋》,专门记述春秋时吴越两国的史事。但前书既没有说到卧薪,又没有提及尝胆,后书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也只说越王勾践“悬胆于户,出入尝之”,而绝无卧薪之事。
    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卧薪和尝胆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最早见于北宋苏轼所写的《拟孙权答曹操书》。这是一篇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苏轼为三国是的孙权起草了一封答曹操的书信,信中苏轼设想孙权在三国鼎立时曾“卧薪尝胆”,它的内容与勾践是不相干的。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也说:“夫差即位,卧薪尝胆”。以后,马驌撰《左传事纬》和《绎史》两书,都把卧薪尝胆说成是吴王夫差所为。与此同时,南宋的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札》,黄震在《古今纪要》和《黄氏日抄》两书中,并说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可知,从南宋到明代,“卧薪尝胆”应属夫差还是勾践,尚搞不清楚。直至明末,梁辰鱼写传奇剧本《浣纱记》,冯梦龙写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多次渲染勾践的卧薪和尝胆。由于这两种著作影响甚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广为流传,弄假成真。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勾践“卧薪”之事,在东汉时成书的《吴越春秋》中已有记载。该书的《勾践归国外传》说:越王勾践当时“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什么是“蓼”?清人马瑞辰解释说:“蓼,辛苦之菜也”。蓼这种苦菜积聚得多了,就成为“蓼薪”。《诗经.东山》撰写田园道:“有敦瓜苦,丞在蓼薪。”意思是说,圆圆的苦瓜生在众多的蓼菜中,勾践为了磨炼意志,准备的蓼菜一定很多。然则,“攻之以蓼”也可以说是“攻之以蓼薪”。十分明显,勾践那时日夜操劳,眼睛疲倦得要睡(“目卧”)的时候,就用众多苦菜(“蓼薪”)来刺激,打消睡意。
    “卧薪尝胆”一语最早见于北宋苏轼的游戏文章,他是真有所据,还是信手拈成,随意编造?为什么从南宋到明朝,一些历史学家对卧薪尝胆的是吴王还是越王,也捉摸不定?“卧薪”的意思是睡在柴草上,还是欲睡时用苦菜来刺激眼睛?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