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已经一周了,可老三那模糊的身影还隐隐约约的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开始搜索关于老三和静秋的任何鸡毛蒜皮之事,希望通过这些来展开我更多的搜索。这时候,我感觉到Fans的疯狂之举,于是乎,我也Fans了一下。我用不同的字样在Google中搜索,我终于找到了关于山楂树的后来
......
http://s12/middle/4a847272g8f80ecbcc38b&690
我想老三说的山楂花就这个红色,想看到满树的山楂花,于是就把文字改成这个颜色了
后来静秋被录为某大研究生,而后留校在英文系。我又发现了一段几年后静秋的朋好描述的静秋参加考研时的模样,一个很苗条的女孩,穿着一件手织的毛衣和一条牛仔裤,留着披肩长发,戴着一个黑色发夹,大概是用来管束头发的。
再后来静秋的妹妹静思成了L大俄语系毕业的研究生,却先于静秋出国来到了加拿大。是因她当年出国是个很巧的机会,加拿大某大学的一位乌克兰裔教授到L大政治系访学,本来是政治系负责接待的,但有一天,政治系那边抽不出人来陪教授出去买东西,就临时抓了俄语系的静思来充当翻译,因为那位教授会讲俄语。教授的姓很长,而且很难发音,所以L大这边的人都按他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叫他“波教授”。波教授是个很热爱自己民族的人,极想发扬光大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于是主动提出要为静思谋求一个学习乌克兰语的机会。静思以为他说说而已,但波教授回国后,很快为她联系到一个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进修一年乌克兰语的机会。可惜那时静思刚参加工作,按L大的规定不能出国,于是那个名额就给了L大俄语系的另一位老师。第二年,波教授又为静思联系到一个同样的机会,这次静思得到L大的批准,办好了出国手续。她是八九年出来的,正赶上加拿大为中国留学生大开移民绿灯,她那时什么也搞不懂,但糊里糊涂的,就跟着其它留学生一起办了移民,后来又为哥哥姐姐两家人办了移民。
静秋的移民加拿大手续还没办好,就已经被美国的C大录取了,于是她来到美国。后来因为她丈夫和女儿签证七次都没签过,只好让他们先去了加拿大,最后曲线救国来到美国。
静秋的哥哥静新,嫂嫂亚民,还有他们的独生儿子BILL,已经从大学电脑专业毕业,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了,但小伙子很害羞。静秋比哥哥只小两岁多,但她的女儿却比BILL小将近十岁,因为静秋结婚很晚,生孩子也就晚了。说起这点,静秋总是说,没办法,没人要啊,能把自己嫁出去就不容易了。她说她一直呆在小学中学,没什么结交男朋友的机会。小学老师里面男的很少,中学里面未婚的男老师也不多,她又不愿意经人介绍,所以就这么拖下来了。后来有认识他的朋友却说,其时她的追求者很多,是她自己不愿交男朋友,晚婚的主要是因为她曾经有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山楂树之恋。
静秋的妈妈到加拿大后,一直跟她妹妹住在一起。她妈妈和成医生的妈妈是好朋友,这两位当年的张老师每天跟看几个港台韩国的连续剧。那时正在放<<大长今>>,有时正在吃饭,电视剧开始了,两位张老师就会端着碗,离开饭桌,到沙发上去看电视,看得热泪盈眶。听说这两位张老师经常在电话上畅谈,两个人都爱看言情电视连续剧,都有买彩票的爱好,都抱怨孙子孙女们不爱说中国话,都怀念以前住在公寓楼时的幸福情景,说那时串门不用打湿鞋,走到外面就有商店,可以买报纸买彩票,现在搬到这里来,没有车就寸步难行。
当我看完这些的时候,我想老三应该欣慰了,因为他曾经说过 ——
我要你好好活着,为我们两个人活着,帮我活着,我会通过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通过你的心感受这个世界。我要你---结婚,生孩子,我们两个人就活在孩子身上,孩子又有孩子,我们就永远都不会死。生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
我们不会有,但是你---会有的,你有就跟我有一样----你会活很久很久的,你会----结婚,做---妈妈---,然后做---奶奶,你会有子子孙孙的---,很多年之后,你---对你的后代讲起---我,你---不用说我的名字---只说是一个你----爱过的人---就行-----。我----就是想到----那一天----才有勇气---面对----现在---。想着那一天,我就觉得我---只是---到另一个---地方---去----在那里
----看你----幸福地生活----
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4/15/S0D20100415125443MT051144.jpg
真心的祝愿静秋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希望老三能通过静秋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看到静秋的子子孙孙,欣慰的安息在那个静静的世界,安息在我们都会去的那个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