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股无油水是天大的好事

(2009-12-30 14:38:37)
标签:

股票

中国北车的暗淡上市,群议纷纷。对于习惯于新股必涨、必大涨,新股无风险的中国投资者来说,最近招商证券的破发和北车只能赚到“喝茶费”,确实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如果要评论中国股市十大灵异现象,那么我想新股必涨、新股必大涨一定可以入选。在绝大多数时间段里,新上市股票都会上涨,甚至在熊市的时候,上市当天或短期内就破发也是稀罕事,媒体往往会大呼“新股神话破灭”,云云。中国人对新股的热爱,实在是十分地深沉!

然而,新股暗淡上市,新股破发之类事情的频繁出现,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市场的巨大进步。为何这样说?我们先从理论上看看新股首日上涨的依据。在成熟市场上,新股首日一般也会有较大的上涨,理由有两方面:一是批零差价,二是风险补偿。

公司发行新股时,其实是作为唯一的卖家的,实际是唯一的批发商,而购买者中尽管有不少机构,但仍然是相当分散的,投资者之间的交易相当于零售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发行成功,必然要相对于同行业同品质公司给予一个折价,类似于批零差价。另一个是来源是风险补偿,因为公司从发行新股,到成功上市,这段时间市场上面临不少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如果得不到一个补偿,自然不会去申购新股,发行也就不会成功。基于上述两方面的理由,一般公司发行新股,其价格相对于二级市场价有一个折扣,幅度一般在10%-20%之间。

显然,我们市场上动辄50%、100%,甚至500%的上涨,这两个理由是无法解释得通的了,因为天底下根本就见不到这么大的批零价差,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风险补偿水平。在新股市场化发行之前,发行价格管制是造成新股神话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证监部门推行市场化发行之后,仍然可见好多股票上市首日逛飙50%、80%以上。这不折不扣地是一个怪象,也更加说明此前我们的市场根本上就是一个无效市场。

当然,有人把改革后的新股神话及其暗藏的巨大风险,归罪于市场化发行。有人骂证监会,有人骂询价的机构。似乎是它们坏了自己发财的好事,弄得大家没油水可捞,风险又很大。甚至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希望将发行制度推回到原来的模式。

其实,这是混蛋逻辑。发行市场化,是全地球的游戏规则,焉能不遵守?骂上市公司圈钱太多,更是没道理,它卖东西给你,要你掏钱,你觉贵就不掏,不是很简单的事吗?投资本来就是一个价值评估的过程,卖贵买便宜,道理简单得小孩子也懂,不是吗?

骂机构询价太黑,一个劲地往高处打。这似乎有点道理,但也经不住推敲。为何?机构在一级市场上拿到股票,是要在二级市场卖出的,其持有可能几天,可能几个月,但绝不可能当作宝贝珍藏起来,传给子孙后代,何况,基金们根本没有子孙后代。如果二级市场不胡乱地炒作新股,机构在一级市场焉敢乱报高价。二级市场不顾公司价值大玩庞齐游戏,才是新股市场种种荒唐乱象的真正根源。僪蚌相争,渔翁得利。被投机风气牵引的幼稚投资者,不要骂上市公司,也不要骂机构,真正该骂的是自己。

不知道这些日子的新股退潮,是市场周期性冷热在新股上的映射,还是一种持久的趋势。如果每只新股动不动就上涨30-50%,甚至100%,那只能说这个市场太幼稚,新股没油水可捞,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