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幅降息意味经济形势很糟糕吗

(2008-11-27 00:03:40)
标签:

财经

分类: 走笔经济观天下

央行今天大手一挥,将利息猛砍掉104基点,降息幅度为10年来之最,上一次如何大手笔降息是在1997年10月,当时降幅为144基点。很多分析认为,之所以要这样大幅降息,意味着目前的经济形势比老百姓所知道的要糟糕得多。不能说这种猜测没有一点道理,毕竟,假定政府掌握的信息比老百姓更充分存在合理性。 

但是,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大幅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操作水平提高了。央行很可能是吸取了1997-1999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的经验教训,当时降息的幅度和力度都不够,过高的实际利率拖慢了经济的复苏。而国外类似的教训也很多,大萧条的悲剧刻骨铭心,美国此次救市,也体现了出重拳的思路,明显是吸取了大萧条的教训。正如克鲁格曼曾说过的那样,应对经济衰退,货币政策使出100%的力还不够,要使出150%的力。国务院推出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时提出的方针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这个方针同样适用于货币政策的调整。如此大力度、先发制人式地推出政策,很可能是高层调控新哲学。 

在上述两种可能中,到目前为止,我更愿意相信是后一种。

据我所知,宋国青是第一个提出要大幅度、一次到位降息的经济学家,因为渐进式降息无法形成超预期效应,难以达到扭转人们的预期。宋是货币政策领域的顶尖专家,他的建议是否对这次决策产生了影响力呢?单凭猜测猜不出结果来,但逻辑上有这种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