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川日报:别让孩子“内急”成为城市文明之痛

(2015-07-24 12:45:47)
标签:

育儿

内急

臭臭

孩子

城市文明

分类: 发文存档

别让孩子“内急”成为城市文明之痛

 

文/王志顺

 

    21日晚高峰,乘坐西安K618路的王师傅突然看到有液体顺着后门台阶向外流出,“过了一分钟,车厢内弥漫着臭味。”王师傅说:“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女孩蹲在公交车上拉臭臭。女孩蹲在后门第一排与后门间的挡板后,母亲坐在座位上扶着。”王师傅称:“当时车也堵着没动,我让司机开了后门,我和四五个乘客立刻下了车。”据报道,类似的事情在K618路公交车上时有发生。(7月23日华商报)

 

    事关孩子的话题,好象总能激起大人们的讨论兴趣。盖因一是谁家没有孩子,二是谁不是从孩子长大的,三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理应得到全社会充分的关爱。这一次也不例外。只是这次的话题换成了孩子“内急”,在公交车上拉臭臭。

 

    究竟如何看待孩子“内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拉臭臭的问题,网友、市民及相关专家都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或给出了一些较为宝贵的建议。在这里不再聱述。不过,说到此事中的大人的责任问题,笔者倒是建议不光是当事宝贝母亲,一切成人,似乎都要好好补补小节文明或细节文明课。

 

    事实上,当事宝贝母亲之所以容忍自己的孩子在公交车上拉臭臭,而不顾其他乘客的不满或掩鼻而过,无非是在她看来或者于她的潜意识里认为这是细枝末节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人们忍忍也就过去了。正如有市民所言“这事谁都会遇到,我们应该对孩子多包容一下。那么小的孩子哪懂得文不文明?而且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住的。”

 

    但诸不知看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不仅要看其大节,更要看其细节。小节之中,更能显出本真的一面。只有从小节上立得住的人,才算得上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所谓“成大器者不拘小节”,要么是不成器者的乏力狡辩,要么是不拘小节者的自我安慰。连小节都处理不好的人,还能指望他在“大器”上有什么作为吗?

 

    当然,也必须指出的是,容忍孩子在公交车上拉臭臭,也可能与一些国人在“熟人”和“生人”面前的表现可以完全不同有关。按照学者的观点,“熟人”是可以“通吃”的,也就是说可以相互依赖的,因而在“熟人”面前必须客客气气,恭敬有加;而“生人”不可以“通吃”,既然吃不到一个锅里,没有直接的关系,彼此的利用价值不大,就可以互不理睬。在熟人面前“不好意思”随地大小便,在生人面前就完全无所谓。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人哲学,也是一种自轻自贱的自我定位。

 

    有人说,看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文明,不仅要看其文化传统和辉煌的历史,更要看其人民的文明细节。诚然,不过,我还想说的是,要窥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车站、码头和公共汽车就是“取样”的最好窗口。我甚至还想说的是,考察一个人的文明气质,还可以在上述场合中看他对待孩子拉臭臭的态度。别让孩子“内急”伤了大人文明素质,成为城市文明之痛。

 

(发24日《银川日报》(不知道什么原因,名字变为洁夫)http://ycrb.ycen.com.cn/page/101/2015-07-24/6/97141437696814308.pd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