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江时报:废除书面家庭作业是“迟来的爱”

(2013-08-26 12:20:53)
标签:

好事

征求意见

工具

班等十

教育

分类: 发文存档
话题热议

 

    话题缘起日前,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提出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均衡编班、小学全面取消百分制,代之以“等级加评语”等措施。减负十条一经公布,立刻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

 

■一家之言●王志顺

 

    日前,教育部针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均衡编班等十项措施,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8月23日《东江时报》)。

 

    新闻甫出,网上网下讨论热烈。其中关于“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的规定,更是吸引了数以几十万计的网民的目光。这也颇符合孩子的话题总能勾起大人心中的涟漪的规律。但令人感到不无遗憾的是,无论是从记者在第一时间对部分小学负责人和家长的采访情况来看,还是从大量的网上跟帖留言来看,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对“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这项“规定”的“吐槽”与担心。这些“吐槽”与担心不无道理。但显然这些都是从大人们的视角,并没有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和权益。

 

    在笔者看来,尽管拟废除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尚需相关配套制度跟进,但仅就这一规定而言,其进步意义是明显的,我甚至认为这是对孩子们“迟来的爱”。

 

    众所周知,联合国《儿童权利保护公约》郑重告示:玩耍是儿童的权利,然而,我国公布签署该公约近20年来,并没有几个家长和老师把它当作一回事。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小学生玩耍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下,这样的情景,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并不陌生:基本上转战于钢琴课与美术班,往返于舞蹈彩排现场与文化辅导班教室,就连原有的玩耍时间都被家长们见缝插针地安排上了不同的活动,他们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项目,以至于在放学后,不得不用带轮子的书包把东西拉回家去。

 

    本来,孩子应当在游戏中长大,通过游戏获得知识和身体上的训练,并且能够从中学会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但是,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加上病态的教育体制和僵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长期陷入“题海大战”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最多成为掌握了某种技能的工具。

 

    这种情况下,废除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可以说既是提倡把本属孩子们正当的玩耍权利还给他们,也是对病态的教育体制和僵化的教育理念的正本清源和革故鼎新。但愿教育部不光发发文件就了事,而是加强督促和检查,真正把这项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好事办好。

 

(发8月26日《东江时报》http://e.hznews.com/paper/djsb/20130826/A1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