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滨海时报:“最美司机”吴斌的家人何妨坦然接受捐赠

(2012-06-05 02:59:56)
标签:

吴斌

杭州市

吕氏春秋·察微

孔子

了凡四训

杂谈

分类: 发文存档

杭州客车司机吴斌被飞来铁块击中忍痛停车救乘客事件引发关注,吴斌家属称收到很多陌生人来电和短信表示慰问,提出捐赠意愿。吴斌家人称很感动,但会自食其力,不会收大家的东西,谢谢好心人。另据报道,继6月2日杭州市发布公告,决定授予吴斌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荣誉称号后,6月4日下午,吴斌又分别被浙江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批准为革命烈士,追授为省劳模和授予“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的荣誉称号。(综合6月4日各媒体报道)

滨海时报:“最美司机”吴斌的家人何妨坦然接受捐赠


    对于像吴斌这样的道德模范,行业标兵,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无论给予他怎样的英雄般的礼遇,我认为都不为过。但就在人们出于一种久违的感动和基于对现实和未来一种美好的期许,提出向吴斌家属捐赠意愿时,却遭到了吴斌家人的婉拒。对此,笔者实在有点想不通。

 

 我不知道如果有在天之灵的话,当吴斌听到其家人婉拒任何捐款的消息时,会作何反应,也不想知道吴斌家人婉拒任何捐款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但我想在这里给吴斌家人讲两条古训,两条古训的原文在这里就不照录了,大概意思是,孔子批评“不受金”的子贡而反赞许“受牛”的子路。(见〈吕氏春秋·察微〉和〈了凡四训〉十五卷)

 

 按说,前者的行为不是更高尚吗?但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比常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周全。在孔子看来,他之所以批评“不受金”的子贡而反赞许“受牛”的子路,主要是为社会的风俗而非个人的高尚道德着想。也就是说,批评“不受金”的子贡也好,赞许“受牛”的子路也罢,孔子的着重点都不是考虑个人,而是考虑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正如有识之所言:是考虑大众,考虑效果,即考虑“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于行也”,考虑接受奖赏和回报可以使鲁国今后更多地“赎人于诸侯”和“拯人于溺”。

 

 虽然现在的社会比孔子所处的年代,无论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孔子当年秉持的考虑问题要着眼于大局,“要考虑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的理念依然没有过时,甚至我觉得应该发扬光大。何况,对于那些不惜损失自己的财产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的英雄,今天的人们已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不仅救助者个人或家庭应尽其所能有所答谢,社会也应有不仅精神上予以褒奖,还有物质上奖励或补偿的责任。

 

 鉴于以上,无论是从吴斌生前高尚的道德行为来看,还是就目前吴斌的家人生活状况并不乐观而言,抑或是接受奖赏和回报可以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我都认为吴斌家人应该坦然笑纳国人的一片“好意”而不应是婉拒。再说,收到的多余捐赠也可以不妨再捐赠给社会其他困难群体嘛,干嘛要拒绝呢?

(发6月5日《齐鲁网》 http://pinglun.iqilu.com/yuanchuang/2012/0605/1240626.shtml

(发6月6日《滨海时报》http://bhsb.tjbhnews.com/html/2012-06/06/content_15_12.htm

 (发6月6日《边城晚报》http://dzb.0745news.cn/epaper/bcwb/html/2012/06/06/12/12_50.htm

王志顺推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