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市女报:没有特长 未来渺茫?

(2011-09-16 00:45:28)
标签:

育儿

鲁迅

罗马

都市女报

梦想

分类: 发文存档

没有特长 未来渺茫?

 

    【编者按】白热化的竞争让家长恨不能把孩子变成一个全能人,学习不能放松,兴趣更要培养,特长必须得有。因为害怕孩子“被落下”,不少家长被迫让孩子报班。各教育机构各显神通,趁机赚个盆满钵溢。但是兴趣被功利化,那还有乐趣可言吗?难道没有特长就没有未来?

 

梦想可以与成功无关

□王志顺

 

    一些家长之所以对各种兴趣班或特长班趋之若骛,原因有多种,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希望实现梦想转嫁。亦即希望孩子帮助父母乃至祖辈实现未来得及成功实现的梦想。

 

    其志可嘉,其情可原。但别忘了除了做父母的有宏大的梦想,之于孩子自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也有他们自己的梦想。比如有的梦想从小到大都能如林中快乐的小鸟,有的梦想将来成为一个能治病救人的医生,有的梦想长大后开个穷人银行等等。如果做父母的无视孩子的梦想,并过分放大自己的梦想,那么,孩子一直蒙在鼓里便罢,否则,必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毕竟,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怎样怎样是一回事,孩子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则是另一回事。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可能一辈子成为孩子前途与命运的主宰,更不可不顾孩子自身的兴趣而“牛不喝水强按头”。

 

    对于仅有一次的生命而言,是很难用金钱、权力、职位、桂冠来衡量“成功”与否的,因为这些很可能无助于生命本质的快乐与欣慰。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呼风唤雨的总统与散淡随意的果农、坐拥金山的富豪与砍柴伐樵的山民、衣冠楚楚的文豪大腕与流浪街头的落魄艺人,我们很难确知谁的生活方式更吻合他们本来的情感轨迹和生命逻辑。

 

    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于临终遗瞩第五款中对亲子的寄望:“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生活,万不可去做空头的文学家或艺术家!”看看,调子不高又不低,希望非奢也非酷,然而态度却是真挚而求实的嘛。时代不同了,要求现在的父母都学鲁迅当年对待亲子那样豁达大度,那般通情达理,不仅不现实,一些父母恐怕也做不到。但尊重孩子自身的梦想,多给孩子点时间让他们去追寻那些与“成功”无关的梦想,总没有问题吧。何况,“条条道路通罗马”。焉知孩子的梦想如果得以实现,不可以通“罗马”?不会令做父母的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

 

(已发9月16日《都市女报》(有删节)http://dsnb.e23.cn/html/dsnb/20110916/dsnb959381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