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13人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万元。其中,接待费370193元,礼品113477元,外出考察费139921元,购置设备109888元,其他费用68491元。秭归县委办公室称,费用包括历年的接待费,但是对于113477元礼品费没有作任何说明。(9月14日《郑州晚报》)
提起湖北秭归,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是诗圣屈原的故里,以及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出生地。有诗人雅兴的或稍具历史常识的说不定还当即脱口吟诵起屈原那两句流芳千古的诗句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讲述起美貌如花的王昭君是如何被迫远嫁他乡以及昏君汉元帝又是如何高高在上的。
不知道于3个月前秭归县在获得
“中国诗歌之乡”称号之后,提出将适时打造中国首个“诗人县”,让秭归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诗人朝圣之地的计划(《中国新闻网》6月6日)付诸实施没有,或有何进展?但可以肯定的是,秭归打造中国首个“诗人县”的梦想,恐怕要泡汤了。因为不说别的,仅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一次一行13人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巡视20余天就花掉了80万元,以此类推,可想而知,秭归今后又哪来大笔富余的资金投入到中国首个“诗人县”的打造上?别让秭归变成官员吃喝玩乐的“集中营”,乃至给屈原丢脸、让王昭君蒙羞就不错了。
省委巡视组一行到下面巡视都有不清不廉之嫌,那么,市委督察室以及省、市级党委、政府机关和党委、政府所属各部门那些名目繁多的考察组、检查组之类,其成员没有机会下到县及县以下基层便罢,否则,定是变本加厉,搜刮无忌。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以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是也。
省委巡视组一行13人到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就花去各种费用总计80万元,而且一些本不该由秭归县全体纳税人买单的也转嫁给秭归县财政支付。固然从客观上讲,有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一行13人将“两个务必”抛到太平洋的原因,但换个角度,如果负责巡视组接待工作的秭归县委办公室负责人乃至秭归县主要领导坚持原则、一身正气,如果秭归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平烺和负责接待巡视组的秭归县委办公室主任郑之彪,双双都无通过搞好接待向上挪一下位置的企图,更重要的是,如果干部选拔、任用、晋升程序足够公开、透明,又何至于巡视组一行离开了,在对县委办给出的第六巡视组秭归期间开支经费进行逐项审核时,相关财务人员感到咋舌?又何至于事情已过几个月了,到现在秭归县有关部门仍为如此一笔天价的“接待费”如何处置而感到发愁?
事实上,据报道:巡视组离去后3个多月,8月29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平烺,在宜昌市领导班子换届中被提名为拟提拔重用人选,并予以公示;负责接待巡视组的秭归县委办公室主任郑之彪,被提名为秭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这不明显地说明秭归县有关领导与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利益勾连吗?同时暴露了在干部选拔、任用、晋升等涉及干部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吗?
于情于理于纪,身为省委机关派到贫困县巡视工作的巡视组,都应该多体谅贫困县的困难,多为他们排忧解难才是,但从巡视组一行13人20余天足迹不仅遍布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遍布长江三峡,甚至遍布重庆、四川广安等地来看,从巡视组一行13人20余天“巡视”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最后均推给秭归报销来看,如果套用屈原的名诗句的话,则无疑可堪称是:路漫漫其“巡”远兮,吾将“秭归”而搜刮。只是,导致如此令秭归县且喜且忧和公众义愤填膺的结果,怪谁呢?又到底该由谁去“买单”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