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网:变味的“教师节”需要重新审视

(2011-09-09 23:22:12)
标签:

陈明

日本

教师节

中安在线

不发达国家

教育

分类: 发文存档
    陈明是合肥蜀山区一所中学的班主任老师,自打他从18年前的小陈老师变成了现在的老陈老师,每年的9月份都让他很纠结,因为,现在的教师节流行送礼了。陈明初步估算了一下,今年这个教师节,他收到的家长礼物估计快破万元了。可是面对着这一个个红包,他却一点也快乐不起来。对此,陈老师表示,过教师节,他最想收到的只是一张学生的贺卡,他呼吁:“我们都简单点吧。”(《中安在线》9月8日)

  

    陈老师的“苦恼”,显然不是一种娇情。而且,我相信每到教师节,便感到愁肠百结的老师远不止陈老师一人。

  

    众所周知,教师节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屈指可数的按职业规定的节日。教师节的确定,无非是为了强调知识和人才的重要。并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之风。通过每年的教师节仪式或相关活动,让教书育人者既从中体会到一种荣誉感,同时产生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增加一种事业的道义感。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造福。

  

    但我们再来看看现如今的教师节,说完全背离了教师节的初衷和宗旨,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教师节的面目显然是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不仅写满了沧桑,关键是还写满了世俗功利,以至于变得越来越让人觉得有一种不如尽快废除教师节的冲动。

  

    教师节变成“教师劫”,沦为家长们向老师们的“送礼节”等等就不必说了,据说一些地方居然还利用教师节大做政绩文章来。比如有的地方在教师节前发动群众为老年教师家买一袋米,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缺乏社会的支持与制度的保证,使之经常化,那么,“一件”好事,终究是“一次”好事而已。甚至不免被公众误认为是某些地方领导在搞节日的应景。

  

    其实,通观世界上一些教育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法国、捷克等,并没有因为没有设立教师节,而影响其教育质量和尊师重教氛围的形成。相反,由于这些国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尊师重教措施,不仅让从教者自始至终体会到一种光荣感、自豪感,而且大大增强了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了本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比如在英国伦敦,街头交警不时拦车抽查驾驶执照和安全设施之类。如果发现驾驶者是一位教师,就一切都免检了,立刻客气地敬礼放行。因为在交警的心目中,乃至于在一切社会成员的心目中,教师是信得过的人物,既然为人师表,道德上必然是过得硬的,他的车况正如他的人品一样,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经得起检验,也无须检查。

  

    再比如日本,日本普遍认为“教师”是全社会作出自我牺牲的职业。日本的师范生从考进师范学校的那一天起,就穿着“教师服”,当穿着教师服的师范生踏上电梯和地铁时,乘客们都会自动站起来让座,以示对未来的教师的尊敬。

  

    当然,由于国情不同,一些发达国家尊师重教的经验与做法也许不一定适合我国。但他们不设立教师节,而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可操作的对教师的细微关怀措施,从而强调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和教育的重视,关键是不会让家长们感到有送礼的物质负担和教师们感到有收礼的精神压力,无疑值得我们效仿。

  

    在又一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但愿区区的的这篇小文,不至于让有关部门感到大煞风景和从教者感到兴致尽扫。

 

(已发9月9日《南方网》http://opinion.southcn.com/o/2011-09/09/content_2964867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