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微评:当拾荒老人遭遇刁蛮乘客……

标签:
交通运输新民公交车优酷网角色定位杂谈 |
分类: 发文存档 |
上海82路公交车,一位辛苦捡纸板与塑料瓶的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捡来的几大包物品登上公交车后,遭到一名男乘客的谩骂,最终,老人携带的塑料瓶、纸张多数都被扔下了车。8月8日,网友“1Mar小豪”在优酷网上传一则名为“某些人龌龊的心才是真正恶心的东西!”的视频,视频上传3天,已经有超过35万人次看过了这段视频,4000多条评论中,虽然也有人认为拾荒老人携带的物品过大不宜上车,但多数人都说,当时车厢很空,老人上车并无不妥。(8月11日《东方网》
这则新闻如果只停留在一名刁蛮男乘客欺侮一位拾荒老人乘客上,我们最多指责这名男乘客的心灵可能要比那些已被腐蚀的垃圾还令人作呕。一个基本的为人处世常识是:将心比心。亦即,处富贵之地要知穷困之人之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之辛酸;居安乐立场,应想患难人景况;处旁观之地,要知局内人苦心。
问题在于,随着拾荒老人与刁蛮乘客的矛盾不断升级,本应扮演“裁判官”角色的公交车女司机,不但不对拾荒老人的遭遇表示同情,相反,却充当起了刁蛮男乘客的“帮凶”。“拿下去,拿下去”、“恶心哇,全是垃圾。”女司机说。并站到该男乘客旁边,“做了几个动作,试图将拾荒老者的物品扔下车。”这就显然不是单纯地道德谴责刁蛮男乘客那么简单了,恐怕必得上升到公交司机职业素养高度和有关法律法规层面,以及当发现有弱势乘客遭到强势乘客欺辱时,作为公交车司机究竟应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事实上,既然是公共汽车,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开放的交通工具,谁都享有乘座公交车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什么原因,女司机欲将拾荒老人赶下车,实际上都是在有意无意忽视了甚至剥夺了其乘公交车的权利。
其次,从公交车司机的职业要求上来讲,无论是地位低下的拾荒老人也好,还是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也罢,甚至是如果只是怀疑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某乘客是杀人犯,那么,作为公交车司机都应该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所谓“乘者都是客”嘛,否则必然涉嫌身份歧视或人群歧视。
再次,人人都会在社会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作为公交司机的角色定位当是:一是将乘客及时、准确、安全地运送到目的地,二是维持好上下车以及车厢内的公共秩序;三是当乘客与乘客之间因小事发生口角和身体冲撞时,应本着不偏不倚的原则加以化解,实在化解不了,可直接报告其主管部门和110,请求协助处理。而从这则新闻来看,这名公交车女司机显然没有搞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这样一来,其屁股坐到刁蛮男乘客一边也就毫不奇怪了。
有论者曰:法律不可能在所有的场合,为所有被歧视者提供救济,因为一个讲究文明和体面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舆论谴责应该是遏止歧视的最强屏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发现刁蛮男乘客在公开欺负拾荒老人时,如果同乘的乘客警惕歧视的感知力都没有休眠,或者在不应沉默的时候保持沉默,那么,还会出现刁蛮男乘客与公交女司机于公交车上联袂上演了这场强者欺负弱者的闹剧吗?相信一定不会。
微评论http://t.xinmin.cn/img/xinmin2011/v.gif:王志顺[微评论]法律不可能在所有的场合为所有被歧视者提供救济,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发现刁蛮男乘客在公交车上欺负拾荒老人时,如果乘客们警惕歧视的感知力都没有休眠,或者在不应沉默的时候保持沉默,那么,还会出现刁蛮男乘客与公交女司机联袂上演欺负拾荒老人的荒唐剧吗?由此,乘客们也需要反思.来源:@wzs325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