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面交巡警”不能止于“县里很需要”
(2011-07-31 09:44:23)
标签:
王小兵宋体铁面彭水县公安局重庆晚报杂谈 |
分类: 时事快评 |
敢不听公安局领导招呼,敢跟移民局长司机斗硬,敢处罚县政协领导的车,敢对亲友违章也不放……他叫王小兵,今年42岁,现为彭水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大队长,是当地出了名的“铁面交巡警”,该县县委书记蒲阳说,他在很多场合都听到有人对王小兵有非议,“但他们说的都是他执法太严,而不是说他贪污腐败、乱执法。”他认为:“彭水县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这样的干部,县里很需要。”(《重庆晚报》7月30日)
在描述或刻划王小兵“铁面交巡警”形象时,媒体一连用了4个“敢”字,可见媒体对王小兵不吝赞美之词,同时对其呵护有加。问题是,对于这样一位不惧威胁、不听招呼、六亲不认、问心无愧,同时相信“公平正义比太阳有光辉”的“铁面交巡警”,仅是县委书记一句轻描淡写的“县里很需要”就可以不了了之吗?显然不可以。在笔者看来,对于彭水县来说,当务之急,恐怕一是应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王小兵的热潮,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职业责任心教育和法律法规意识教育。二是,重点反思一下,时至今日,在该县官场上,为何还会存在着大量的“说情”、违章、以及权力匪化等陋习和不正之风?三是按照中央组织部选人用人的方针,尽快将王小兵列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强重点培养。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每个人都是为某种事业而诞生的。每个在地上行走的人,都有他在生活中应尽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王小兵不过是尽了自己应该尽的职责而已。而王小兵的事迹之所以受到媒体关注和广受网民热捧,某种程度上,不正说明在该县还没有形成一种“忠于职守,敬业乐群”的氛围吗?不正说明在该县一些领导心目中,除了“感情线”占据了重要位置,还多了一条“权力线”、“金钱线”,却偏偏疏忽了或少了一条更重要的“责任线”吗?与此同时,不正讽刺了该县一些领导干部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而又我行我素、飞扬跋扈吗?
显然,彭水这位“铁面交巡警”所具有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不仅对彭水县而言,对整个社会而言,都具有教育和警示意义。提醒有关部门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得认真抓抓职业责任心教育。只要人人都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与我有关系的人负责。即便他是我不认识的人、关系不好的人、敌对的人。同时,都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当作应该做的事做好。官员有官德、医生讲医德、老师注重师德,执法者秉公执法,其他职业的人用职责和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各行各业都能“敬业”,那么,整个社会定能形成“乐群”的网络——“责任线”串联的网络。顺理成章的,类似王小兵这样的“铁面交巡警”,兴许也就不再成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