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口晚报:用“淘宝体”报喜是在装嫩媚俗

(2011-07-26 01:08:07)
标签:

教育

上海

通知书

录取

淘宝

校园

分类: 发文存档

“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211院校噢!奖学金很丰厚哦!门口就有地铁哦!景色宜人,读书圣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这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淘宝体”录取短信通知。近日,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已在陆续发送中,记者采访时发现,相对于传统录取通知书,如今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多搞怪,表现在网购体、手书体、存折、游戏盘等齐上阵。(《信息时报》7月25日)

 

大学不是建在星球上,因此,录取通知书(或录取短信通知)在形式上适当地加进一些社会元素,同时又能给人以自然、清新、健康、向上之感,当无不可。但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甚至矫枉过正,引起公众反感。

 

由此,如果说教授手写篆体“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里附上诸如“北大英雄”的游戏光盘,前者不失庄重严肃又有着某种纪念意义,后者有点冒险的趣味,同时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某种特色,那么,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存折”,多少有点不伦不类,甚至散发着某种铜臭的味道——尽管校方解释称:“这样的设计是寄语学子们拿着这本“知识的存折”,即将存入的是宝贵的知识财富。尤其是那“淘宝体”录取短信通知,除了有鹦鹉学舌、拾人牙慧之嫌,恐怕剩下的就是骚手弄姿、装嫩媚俗。

 

不是么?众所周知,“淘宝体”是说话的一种方式,常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最贴近的是90后的口味,“淘宝体”通缉令、宣传漫画经由上海、江苏警方微博流行于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后在舆论的强烈质疑下,上海徐汇警方不得不把微博上那则“淘宝体”通缉令删除。虽然高校录取通知与警方通缉令不可同日而语,但“淘宝体”之于堂堂高校,多少显得不真实或者是在有意无意地媚俗(世俗),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

 

 其实,录取通知书设计的再好,都不过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当新生步入校园后能学到什么。如果只是在录取通知书的形式上绞尽脑汁,正如有论者所言,即便是披上了温柔的外衣,恐怕也难以掩饰内里的虚弱之处。正所谓:“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俗如故”。

 

(已发7月26日《海口晚报》http://szb.hkwb.net/szb/html/2011-07/26/content_1512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