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仕、士”两栖:当与不当

(2011-05-27 08:40:42)
标签:

鲁迅

太平洋

央企

中国工程院

《京华时报》

杂谈

分类: 时事快评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对此,工程院人员称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京华时报》5月26日)

 

     老实说,我不觉得这位工程院人员“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的表态有什么错,亦反对一些网友貌似正义的“既已在‘仕’,何必入‘士’?”的质疑。盖因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面向未来,我们都急需造就大批“领导型专家、学者”和“专家、学者型领导”,亦即急需大批两栖于“仕、士”之中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禁想到去年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后引起的风波,当大部分网友都对官员获“鲁奖”持反对态度时,笔者则毅然决然地站到少数支持者一边。呼吁大家当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官员获“鲁奖”。(见《信息时报》2010、10、22)再看看眼下这则“多位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候选工程院院士或学部委员”的新闻,两相对比,不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问题在于,时下,忝列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这些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其中有几个敢号称自己是“当代铁人”?也就是说他们中有几个具有当年“铁人王进喜”般连续多日不休息的超负荷运转的体力和“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动泥浆,止住井喷”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发誓“把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豪迈气概?恐怕仅是频繁的迎来送往、吃喝应酬就把他们累得腰酸背痛、筋疲力尽了吧。

 

    退一步说,即便是两栖于“仕、士”之中的央企高管和政府官员,能推掉所有的迎来送往、吃喝应酬,只埋头于拉“仕与士”这两架马车,又怎样?君不闻,鲁迅当年被中山大学聘任为教务长,若干年后鲁迅在某篇回忆录文章中就大发感叹曰:“那可苦得我够呛,徒然损耗了我写更多妙文的精力”(大意)。由此,尽管“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没有错,但接下来不得不考虑和防止的是,如何确保那些“仕、士” 两栖的央企高管和政府官员最终不会“种了工程院的地,而荒了央企和政府的田”,甚至不“重蹈”当年鲁迅的“覆辙”?这些问题,恐怕不是简单的一句:“不能因职务身份拒人于门外”,就能应付过去的。

 

    总之,增选有很强管理水平或组织才能,又有学术背景的个别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某种意义上,既是一种观念转变,也是一种探索与创新,同时,还是防止某些过去在科研、学术上有很高造诣的人进入高管和高官队伍后从此隔膜于科研和学术研究。需要注意与提醒的是,如果一些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的确具备“铁人王进喜”般钢筋铁骨,又确保不重蹈鲁迅当年的“覆辙”,这样两栖于“仕、士”之间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否则,奉劝中国工程院还是从爱护高管和高官的身体出发,从防止某些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种了工程院的地,荒了央企和政府的田”上考虑,且慢强行“请君入士”好。毕竟,身体健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首要的,再说,培养一个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需几十年时间,而摧毁或压垮一个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可能只是在一念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