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潮州日报: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本身也是一种偏激

(2011-03-26 16:09:26)
标签:

北大

会商

偏激思想

鲁迅

自由

个性

校园

分类: 发文存档
    今年5月以后,北京大学将在全校推广实施对“重点学生”进行学业会商的制度,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等十类学生将被纳入会商范围。其中对于“思想偏激”学生进行会商,引起了不少北大学生的争议。(3月25日《西安日报》)

 

 引起争议是必然的。一则,正如有北大学子提到的: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很容易让人产生“校方禁锢北大学生思想”的理解,这显然不符合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闻名的北大精神;二则,何为“思想偏激”?何为思想保守?可谓仁智各见;三则,思想不仅是一种捉摸不透的东西亦关乎一个人的全部尊严。正所谓:“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何况现在早已告别了“狠头私字一闪念”、“不许乱说乱动”的文革时代。

 

说到思想偏激,不能不提到鲁迅。钱理群、王得后两位先生在编《鲁迅杂文全编》一书时,曾用否定性、攻击性、偏激性、隐蔽性来概括鲁迅杂文的特色,而论述偏激性所用的笔墨最多。鲁迅说过:“因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是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鲁迅斥责中国的“中庸”之徒及攻击其偏激时,说:“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他在《华盖集》的小引里还说:“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奥义和人生真谛。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在其杂文中,即便是他的尊重的老校长蔡元培,授业的恩师章太炎,好朋友刘半农、钱玄同,他也不“为尊者讳”地点名批评。于是,他人撰文攻击时常有“人格阴毒”、“思想偏激”之语。

 

显然,不论时下北大的学子们思想怎样偏激,比起当年鲁迅先生的“思想偏激”来,恐怕都是小巫见大巫。而可喜的是,正是由于鲁迅当年的“偏激”,才打破文明的酱缸,救出许多在酱缸中挣扎的孩子!

 

或曰:鲁迅当时处在“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时下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偏激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诚然。但问题是,鼓励创新、崇尚个性与自由,不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吗?何况,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和言说方式,偏激一点,有时也是迫不得已的。就拿高校的高收费、学术腐败来说,如果不是积重难返,谁会采用偏激的方式?

 

 在笔者看来,不论北大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初衷如何,就其做法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偏激。盖因只顾手段,不顾效果。

 

(发3月26日《潮州日报》http://www.chaozhoudaily.com/czrb/html/2011-03/26/content_1337999.htm

(已发3月28日《中国江苏网》http://review.jschina.com.cn/a/201103/t67902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