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肥晚报:“不捡钱等警察”恐让道德再度受伤

(2009-12-10 17:38:49)
标签:

合肥晚报

世象

豆饼

失主

懦夫

分类: 发文存档

    昨天下午,南京两名小伙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便报警。由于两人说不清自己的确切位置,警方就让他们将钱交到附近派出所。但两人担心万一接触钱,可能会遭到误解,干脆还是不捡钱,冒雨守候在现场,直到民警前来拍照取证,此时钞票已被雨水打湿……(12月9日《扬子晚报》)
    

    显然,这两名小伙子“不捡钱等警察”,是总结归纳了许多苦楚世味后得出的一种处世哲学。于是哪怕被人指斥为懦夫——又想做好事,又怕好心得不到好报,这种举棋不定的心理或行为不正符合懦夫的某种特征么?也不敢贸然捡起钱等待失主或交给警察,而是选择一边守候,一边报警,直至警察连同记者双双赶到,方才如释重负。
    

    是的,“不捡钱等警察”,比起“拾金而昧”要高尚得多,同时,比捡起钱等待失主或交给警察风险也小得多。但问题是,如此一来,“不捡钱等警察”就没有问题吗?就值得提倡么?我看,至少从道德层面讲,不仅于道德建设无补,相反,很可能令道德再次蒙羞,如果说“豆饼老太拾金不昧反成被告”已令道德蒙羞的话。
    

    不是么?你想,两小伙子为什么“不捡钱等警察”,固然与他们心存“豆饼老太拾金不昧反成被告”的“余悸”有关,固然是以防“不测”,但谁能否认他们的这一行为其实在有意无意之间夸大了“好心得不到好报”的世象呢?而这显然是与国人推崇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的道德境界相去甚远的。
    

     存在决定意识。有人上过当,就有人防上当,有人撬门扭锁,就有人改装铁门。这毫不奇怪。但我想,大可不必夸大那些“好心不得好报”的世象,人间的正气毕竟还是主流,自在人心的公道终究是不泯的。
    □ 王志顺

http://www.hf365.com/html/01/09/20091210/285366.htm(发12月10日《合肥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