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我很伤感,因为我的母亲走向“天国”几年了;今天是母亲节,我不该只顾自己伤感,因为我的母亲毕竟活了75岁,比起那些在地震中震亡、于车祸中伤身、付不起巨额医疗费致死等年轻的母亲幸运多了;今天是母亲节,我应该“巧将心思连广宇”,祝愿包括我母亲在内的所有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的天下母亲们在天堂安息之余,更要对那些活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辛勤劳作的母亲们道一声:“您们辛苦了,祝您们节日快乐!”
母亲的恩情与父亲的伟大一样,不论怎么赞美都不为过。我这里只想提两件事。一是有一年著名相声演员冯巩作客央视《艺术人生》,当主持人朱军提及冯巩人到中年,回家还有一声“妈”叫时,不禁使一向坚强、乐观的冯巩泪水涟涟。我情愿相信这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满意的泪水,自然也不排除其中有点点后悔和不安。这后悔和不安,当然不是说冯巩“娶了媳妇忘记娘”,实属为了满足观众的阵阵笑声,很难做到“常回家看看,哪怕为母亲捶捶背揉揉肩”。
一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自从我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后,我们几个弟兄姐妹之间就逐渐减少了走动了。不是不想走动,而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缺少点什么呢?用文学语言表达大概便是:失掉了生理上的根、心理上的魂以及一个家庭成员感情纽带和爱力效应中心吧。
多年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至今仍让笔者记忆犹新并不时地拿出来与身边的同事进行探讨。即“所有的女人都是男人的母亲,所有的男人都是女人的儿子。”姑且不说前一句有点绝对,比如将单身进行到底或一辈子不要生育连人工受孕也不要的女人又怎么说呢?姑且不说后一句有点偏面,比如试管培育的男胎又如何看待呢。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抛出这个命题的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显然不是要让大家挖空心思地去争个面红耳赤,你高我低,而是以这两句看似绝对和偏面的话语,激发母亲的伟大形象真正进入子女们的大脑并植入子女的内心,进而化为敬母、弘扬母爱的行动。笔者今天再次提起这句“放之四海并不皆准”的话语,其主要意思也就在这里。
我的母亲不在了。今又母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送母亲鲜花,母亲显然收不到;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肯定听不到。但我想,只要心若在,情长流就够了。结束本文前,就让我把我自己亲自创作的一首《思念》的小诗送给包括我母亲在内所有在天之灵正常非正常死亡的母亲并期待与天下所有为人子女们共勉吧!
一场雨下过以后/春笋就开始疯长/与树一样高了、壮了/总不见开花、结果/而根却一直向/下/延/伸。
http://hlj.rednet.cn/c/2009/05/11/1758388.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