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志顺
王志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873
  • 关注人气: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网:委员代表不妨“热中持冷”

(2009-03-04 15:59:37)
标签:

热话

冷话

两会代表

白岩松

杂谈

分类: 杂感随想

    白岩松在3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中提到:两会委员、代表不一定都要说热话,甚至也可以说一些冷话。同时他指出:作为两会委员、代表,不能一窝蜂地扑向热门话题,也应该有人适当地关注一下那些一时被冷落的冷话题。(大意)对此,笔者深以为然。

所谓热话,无非是那些动听悦耳的话,甚至言不由衷、人云亦云的话。所谓冷话,打个也许不贴切的比喻,好比一群人正围着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取暖,突然有人端起瓢盆猛地泼来一瓢冷水。让围炉烤火的人一时感到不解。

说到热点话题和冷门话题,据《国际金融报》33日报道:除了“保增长”,据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赵启正介绍,从委员们现在已经提交大会的发言、提案来看,扩大就业、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款项的合理使用、如何真正有效地扩大内需、减小城乡差距等民众关心话题,也成为委员提案内容最集中的领域。无疑,这些热点话题不仅值得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甚至我认为代表、委员们应予以持续关注。问题是,这些热点话题一开始就成为热点话题的吗?鲁迅先生曰:“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才变成了路”。套用之,岂不是“热点话题本不是热点话题,只是关注的人(包括两会代表、委员、媒体和民众等)多了,才变成了热点话题。”问题是,那些所谓的冷门话题,都是因为代表、委员们时间、精力有限,都是对国计民生影响不大的事情吗?我看,未必。从一般情况和短期来看,可能确实影响不大,但从特殊情况和长期来观照呢,我们还能乐观其成、高枕无忧吗?比如农村水利建设和灌溉问题,不说远的,就说去年的两会吧,有多少代表、委员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结果如何?去年底今年初北方的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不得不兴师动众,不得不靠人工降雨,不得不祈求老天开恩。教训十分深刻。

无论是热话也好,还是热门话题也罢,如果两会代表、委员的确是出于一种热情、同时又基于一种理智,未可厚非。怕就怕有些代表、委员有赶热闹、追求“热气腾腾”的癖好,怕就怕一些代表、委员犯孙中山当年批评国人有一钟“五分钟热度”的毛病和鲁迅指出我们国民性中有一种“热得快也冷得快”的痼疾,这种虚热一旦与所谓的关注国计民生相结合,乍看似乎是很动人的,但每每又是最急功近利的。因为易流于表面的浮夸和短视的责难。

当然,提倡“热中持冷”,并不是说无论其他代表、委员说的是否对,均要一味地与其唱反调,也并不是说为了“爆冷门”,对冷门话题不加选择甚至对国家、人民不负责任。而是热情与理智为伍,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

两会刚刚开始,真诚希望白岩松的提醒和我的这番话纯属替“古人担忧”。

http://hlj.rednet.cn/c/2009/03/05/171957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