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网:想起了丁仰宁的为官信条

(2008-01-17 00:21:41)
标签:

贫困县

信条

贪官

穷庙

丁仰宁

分类: 时事快评
想起了丁仰宁的为官信条
http://www.rednet.cn   2008-1-17 0:03:49   红网  字体: 【 已有评论0条

  山西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山西省和顺县原县长崔保红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案作出一审判决,崔保红被判有期徒刑20年。据办案人员介绍,崔保红在太原有5处房产,价值144.3万元。案发后共追回现金411万元,车辆18辆,折款315万元,房产协议4处,折款119万元,共计追回845万元。检察机关指控,崔保红涉案金额共为942.6万元,其中贪污245万元、挪用390万元、受贿300余万元。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崔保红在任县长的短短5年间,敛财近千万元。(《中国青年报》1月15日)
  
  一边是国家级贫困县,可能有人连饭都吃不饱,连衣都穿不暖。一边则是该县县长只用了5年时间就迅速完成了上千万元的个人钱财聚敛。真可谓是:“五年芝麻官,千万雪花银。”如此鲜明对比,怎不令英雄气短;如此“穷庙里的富和尚”现象,实属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大毒瘤。
  
  抛开崔保红的敛财术并不比那些过往的贫困县里的贪官高明不论,也不提各种外部监督对崔保红来说形同虚设,仅就崔保红自身而言,究竟是一种什么原因让其置贫困县的现实于不顾,置党和人民的重托于一边,最终将自己推向人民的对立面的呢?
  
  我想起了丁仰宁,确切的说,是丁仰宁的为官信条。丁仰宁者,原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也。同样是贫困县的里的贪官,所不同的是丁仰宁不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收贿100万,而且他还总结出一套为官理论,即:“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而如此理论,说穿了,就是当官就要捞钱。
  
  我不敢说崔保红就是彻头彻尾的丁仰宁这一套为官理论的信奉者,但从其在短短5年时间里就捞得上千万元不义之财来看,谁能否认他不是抱着发财的目的而去贫困县履职的呢?只不过他没有像丁仰宁这样公开说出来罢了,只不过他将这种理论直接上升为实践罢了。
  
  显见,要想贫困县里不出贪官或少出贪官,并不是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那么简单,关键是要看到贫困县任职的官员特别是主要官员抱着什么态度,出于何种目的。而这显然要在官员未到贫困地区任职之前通过组织谈话、学习培训等将其为官动机搞端正。否则,就有可能是前任“当官就要捞钱”的问题解决了,继任接着重蹈覆辙甚至变本加厉。
[稿源:红网]
[作者:王志顺]
[编辑:潇湘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