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清明将至,李国先生与家人一同前往江西井冈山给亲人扫墓,登上山腰,李先生不禁目瞪口呆:翠柏相映、用精美的瓷砖砌成的墓碑,被油漆胡乱涂成黑色。《南方周末》4.5C24)
据当地民政部门一知情人士说:这样被井冈山市政府处理的墓碑大概有2000个。而之所以要这样处理,一位民政部门和市府办官员解释说:这些墓碑建在太井(太和到井冈山)高速公路和319国道等交通干线沿线,“每年有不少领导上井冈山”,领导看到比较扎眼。再说上面对在高速公路主干线建坟墓也有要求。
好一个为领导计!好一个上面有要求!但不知道当地政府和政府部门官员仔细想过没有,很多墓葬并没有违反《殡葬管理条例》为何也惨遭此扼运?不知道你们认真想过没有,你们这样做除了一味地迎合领导,只会使群众伤心,只会使那些长眠在地下的亡灵哭泣。不错,有关政府在向沿路的墓碑涂漆时,曾通过电视台和张贴广告的方式向群众发出过墓葬整治方案的通告,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政府在整治墓葬前必得履行的程序,并不代表政府就尽了应尽的职责和应履行的义务,更枉论群众答应!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缩短县际、市际、省际乃至国际间的距离,必须加紧高速公路建设,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是道路建成后在公路两旁就一定要营造一种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气氛吗?就一定要牺牲群众利益树立政府形象吗?
如果我们不回避事实的话,就得承认,时下,在一些政府部门,在一些政府官员那里,俨然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凡是上面下了文件的,凡是上级领导说了的,不管有无道理,不管有无科学依据,不管符合不符合当地的实际,先执行了再说,反正错了也是领导的错,与己无关。井冈山市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群众的思想工作做没做通,就将2000个墓葬一律刷上黑漆,归根结底就是该市政府及其政府有关部门偏面执行上面文件的结果,并错误的把上级领导的指示当作神旨的结果。如果他们在将墓葬刷上漆之前,多想想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而不是惟文件精神照办,惟领导之命是从,还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吗?
将2000个墓葬刷黑,无疑是政府向自己脸上抹黑,反映了当地政府很注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怎么看好民心工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对群众不负责的表现,是一种对群众缺少情感的表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后人们踏上扫墓的路,向先人们的墓葬一步步走去时,发现墓葬上的墓碑突然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岁月的印痕,被黑漆涂得乌七八糟时,不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否一下子被凝固,头脑一下子被搞得昏头转向?
“清明祭祖,是用今天的美好生活,告慰已逝的亲人的在天之灵,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井冈山市下令将沿高速公路两旁的众多墓碑都涂上黑漆,不知道有没有换位思考?”李先生在致《南方周末》的信中于是说,这无疑反应了群众心声,值得井冈山市政府认真反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