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格尊严公务员弟妹副市长 |
分类: 杂感随想 |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为了生存而甘愿放弃尊严,但我知道有一部分之所以放弃尊严就像托尔斯泰在《复活》的开头说不幸的家庭一样,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如果非要我概括的话,我觉得大致有两种原因或者情形,一种是不顾,另一种属无奈。
先说无奈。这是我前不久从《南方周末》上读到的辛酸故事,故事的主人翁丽是西北某贫困地区一名小学教师,年龄不大,只有22岁。22岁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本应是林中的小鸟,水中的鱼儿,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做着玫瑰色的梦。然而,这一切归于美好的生活赋予自从丽20岁步入教坛就离她远去了,原因是她母亲长年卧床不起,父亲这时又突患癌症,两个弟妹还在校读书,而这一切都得靠她月薪600元的工资支撑。为了减轻父母的痛苦,为了不使弟妹缀学,她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但结果均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她想到了一个下下策,即白天做天使——教书养人,晚上当魔鬼——买身挣钱。
像丽这样为了生存而放弃个人尊严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可谓俯拾即是。对此,如果我们习惯于用道德的眼光来评判,用“失节事大,饿死事小”来责难,是不是有点残忍和于心不忍?我倒是建议那些所谓的道德家和政治家甚至社会学家们,建议有关部门,如果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换句话说,也就是说面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如其不着边际好高鹜远地对其大谈特要如何如何保持人格尊严,远不如当场就给她来碗热乎乎的牛肉面实慧。因为像丽这样的人生悲剧,表面上看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实则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试想,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跟上,我们的社会救助机制健全,还会有不少人不顾个人脸面(尊严),为了生存问题而白天是天使,晚上是魔鬼吗?
再说不顾。这是听来的,说的是伟是某政府部门的一个小公务员,公务员在普通百姓眼里,怎么说也是块“香勃勃”了,可伟不觉得,他觉得公务员与其他垄断行业从业人员比,除了工作安稳,什么也不及。他时常与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公务员不公务员,这个世道有钱就是爷,有权才是爹!”口中说说也罢,可他很快就付诸了行动,不久,只要在领导面前能表现自己的,只要领导感到高兴的事,哪怕是帮领导贪污、帮领导夫人插皮鞋,他都心甘情愿,甚至领导叫他上刀山他绝不下火海,果然,一年之后,他发了,官职也随之连调了两级。
应该说像伟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对像伟这样的人我们恐怕就不能用同情的心理怜悯只能以鄙视的态度看待了,你想,他既无衣食之忧,又无漂泊之累,为什么就不能顾及一下人格尊严相反却表现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呢?最大的可能是在伟看来这样做是为了改善一下自己过去的生存条件,为了自己日后更好的生存。然而这种为了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条件,却放弃生活质量,放弃人格尊严的做法,到头来不是自取其辱吗?手头就有这方面的资料,说的是某地一副市长整天与老板“哥们姐们”的,这肯定是老板求之不得的,因为老板正想在上层建筑寻找代言人呢,正想业务如何拓展呢,结果可想而知,一次有人与老板打赌,老板则口出狂言:“我叫他(指副市长)15分钟到,他绝对不敢16分钟到。”时间指向15分钟,果然这位副市长就屁癫屁癫地赶过来了。
生存与尊严,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