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醉在丽江古城里

(2006-11-30 18:05:26)
分类: 行旅印痕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丽江去,去了就不想回来;如果你爱他,也把他送到丽江去,那里是人间的天堂。”

——题记

 

人就是这样,在喧闹的城市呆久了,总想找一处寂静的所在,得以安抚一下躁动不安的心,享受那柔软的时光。丽江就是了。

有缘千里来相会。金秋十月,我们终于踏上了心仪已久的丽江古城。如果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那么丽江则宛如一妩媚的姑苏女子,让人看了一眼之后顷刻为之倾情,为之迷醉——至此,一切城市也就归于平淡了。

小桥、流水、斜柳,昏黄的的霓虹、或红或绿的美酒唤醒了风花雪月,扬起了沉绽已久的罗蔓谛克,漫步在五花石铺成的小路上,远古的沧桑与文明让人不得不放慢脚步,晚风轻袭,古乐悠悠,在这陌生而熟悉的古镇,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刻意、没有做作,就连小资风范在这里也是那样的合情合理。在这里没有那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反倒有一种认作他乡为故乡的冲动。

最令人迷醉的首先要数丽江古城的水。它是玉龙雪山上下来的雪水,经双石大桥一分为三进城的,清冷有声,洁净无泥。古城许多人家夜夜枕着穿屋而过的泉水入眠,谛听泉水弹奏高山的执著、冰雪的坚忍,一代代纳西人由此陶冶出泉水般清纯的性情。有人说,古城的纯洁和优美均益于水,我看丝毫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无论你在那里迷路,都不用担心,因为丽江的水都是有灵性的,她完全充当了导游的角色,只要你记得“顺水而进,逆水而出”这句话,跟着流水你就能顺利出城。

其次,让我迷醉的应是博大精深的东巴文化中堪称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据不完全统计,用东巴文写成的东巴经有两万余册1000多种,内容涉及到宗教、历史、语言、文字、天文、地理、哲学、医学、神话、艺术等等。堪称纳西古代的百科全书。在玉龙雪山索道的入口处,我把自己的名字写好恭敬地递给显然是纳西文字的精通者兼书家——一个中年男“东巴”。只见他笔走龙蛇,不一会儿功夫,就用东巴文“翻译”好了,虽然我在街头看到每家店牌的汉字下面都写有象形文,但毕竟未看到自己的名字写成象形文字是何等模样,况且还是在现场书写。我把写成的东巴文左看看右看看,除了“王”字我尚辨其形,稍解其意——状如站立着右手叉腰的“人”字——颇具王者风范,名字的两个字就不知所云了。我把这张带有东巴人体温的精美的名信片小心翼翼地包好,揣在怀里,仿佛拥有一枚珍贵的宝石。

回来后,一有空暇,我就把“宝石”拿出来欣赏把玩,渐渐地我得出一个结论,那便是:纳西文字的笔画是粗犷的,犹如纳西人的豪放性格;纳西文字的姿态是柔美的,一如纳西人丰满而细腻的情感。

华灯初上,一群群蜂拥而至的游客像被一巨大的吸盘吸引似的全聚于河的两岸。来不及搞清是什么回事,只听从河的两岸传来一阵歌声,热烈的对唱着,此起彼伏。这里的对歌五花八门,从通俗的到美声的,从民族的到原生态的,从我的中国心、国歌到韩红、黎明,林林总总,只要你会说话,你就可以唱出歌来,只是别忘了在结尾加个“呀塞呀塞呀塞塞。”(在汉语里相当于加油的意思)看着这热闹的对歌场面,不由地让人发出“此间乐,不思蜀”的感慨。

当然,在“天堂”里行走,也有累的时候,如果你实在是累了,就找一个依桥傍水的小酒楼,要一杯当地产的脾酒,再要一份香气四溢的没有污染的泸沽湖鱼头火锅,然后依窗而坐,一边小酌,一边继续流连于小桥流水人家间,那是别一种情致。

有人说,旅行,是对一个地方的丈量,有时用脚,有时得用心。丽江,就是一个需要用心丈量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