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个角度看“斗富大赛”

(2006-10-16 17:30:35)
分类: 杂感随想

王志顺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13日进入展览第二天,两天来,展会迎来了4000多位富豪。这些富豪们出手相当阔绰,据主办方不完全统计,目前确定订单和表现出明确购买意向的金额已经接近2亿人民币。(《广州日报》10.14

回想起去年的一次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热展会,三天成交量为两亿元,此次两天就突破2个亿,难怪“令主办方‘相当满意’”了。问题是你主办方满意是一回事,网民们不满意却是另一回事。君不见,消息即出,舆论哗然,说什么无非是现代版的“石崇斗富”有之,说什么这简直是一场“斗富大赛”有之,在这些人看来,中国还远没有富到流油的时候,即使跨到全球最富者的行列,也没有必要这样炫耀性的侈奢消费。

固然站在“穷人经济学”的角度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讲,富豪们出手阔绰,的确“有碍观瞻”,不利于“和谐”,但我们是否想过,在没有搞清楚富豪们用于购买侈奢品的钱是否来源正当时,凭什么对他们(她们)的“斗富行为”指手画脚?

一方面说中国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富豪手中,希望富豪们多多消费,以拉动内需不足,而另一方面当富豪们以实际行动改变供需结构失衡的矛盾时,却又横竖看不惯。莫非在一些人看来,富豪们消费不妨,但最好与我辈穷人一样,“只买经济实慧的,不买贵的”,莫非让富豪们在消费时像鬼子进村一样静悄悄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笔者以为只要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正当收入,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何况富豪们购买的是消费品,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因为购买一定金额的物品,按国家规定必得交上一定数量的税金。总比用于在澳门赌场上赌博要好,那可是对谁也没有任何好处。

的确,富豪们的财富来源于社会,应该反馈于社会,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仍处在贫困线上的人及早摆脱贫困。问题是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刚刚起步,慈善事业的法律政策和环境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想办法尽快出台一些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鼓励富豪们热心于公益事业,比如将目前挂靠在政府部门的慈善机构剥离出来,允许民间有识之士开办慈善机构。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却一味地对富豪们奔走于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会上进行苛责,这不有点本末倒置吗?

俗语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以我看,看见富豪们出手阔绰就气不打一处来的人们,其中不少人就是出于一种“酸葡萄心理”。在他们看来,有钱无钱最好都得把腰包捂得紧紧的,再不济,就买点“易粹品”。可是这样一来,贫困者就解决贫困了吗?社会就和谐了吗?

笔者倒是觉得像上海这样的“斗富大赛”应该在全国各地多多举办,举办的次数多了,也许就没有人见怪不怪了。说不一定还起到刺激穷人争先恐后致富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