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韵:首届中国(湖州)国际丝绸消费季启幕,传统产业焕发时代光彩
标签:
丝绸消费季植物染色非遗技艺软烟罗文化 |
分类: 染色者说 |
11月12日,首届中国(湖州)国际丝绸消费季活动在湖州市南浔区长三角丝绸文化产业园盛大启幕。同期,浙江省首届历史经典产业(丝绸)焕新大赛湖州赛区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传经典文脉,焕产业新篇”为主题的行业盛会,聚焦文化传承、数智赋能、绿色发展与产业融合四大维度,旨在为古老的丝绸产业注入全新活力,开启一段承古开今的锦绣华章。
活动伊始,各级领导相继致辞,表达了对丝绸产业振兴的深切期望与坚定支持。启动仪式上,多项战略合作顺利签约,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丝绸主题旅游线路正式发布,多个产业基地获授牌确立,标志着湖州在推动丝绸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上迈出坚实一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会对非遗传承力量的高度重视与汇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女士,受聘为“中国丝绸非遗技艺传承与产业转化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荣华大师,获聘“中国传统色及植物染非遗技艺传承与产业转化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山东省级工笔牡丹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凤秋大师,则受聘为湖州南浔长三角丝绸文化产业园及港廊古村落“浔丝入画·丹青共富”品牌共建项目高级顾问。三位大师的鼎力加盟,分别从丝绸核心技艺的深度传承、植物染色技术的现代创新、以及工笔画艺术与丝绸产品的跨界融合等领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筑了强大的智力与技艺支撑。
活动的视觉高潮出现在“丝绸创新设计专场发布秀”。整场大秀分为三大篇章,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丝绸产业的创新脉络:国际青年创客团队率先登场,他们巧妙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丝绸”技术,呈现出一系列充满未来感与数字美学的前沿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紧接着,“頔南丝韵”区域的优秀商户们,展示了丝绸在服饰、家居等领域的日常化、时尚化应用,让高贵丝绸真正走入现代生活;最后压轴亮相的,是2024/2025首届中国丝绸创意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当前国内丝绸设计的顶尖水准,充分彰显了文化创意对产业价值的巨大提升作用。
当日下午举行的商贸对接会,成为了产学研销深度融合的舞台。焦点无疑落在了非遗传承人黄荣华大师团队带来的植物染新品系列——“软烟罗”之上。此系列匠心独运,依据《红楼梦》中的文字记载,潜心研究,成功以纯天然植物染色技艺,复原了书中那“名如其物,轻软如烟”的传奇丝织品。这不仅使得曾经“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文学经典跃然眼前,更一次性推出了涵盖四十余种雅致色彩的“软烟罗”面料以及成衣制品。其色彩温润古朴、环保健康的特点,在现场引发了强烈反响,吸引了众多学者、设计师与丝绸商户驻足鉴赏、深入洽谈。
“软烟罗”的成功复原与发布,其意义远超一次新品的推出。它是古老技艺与现代需求的一次完美对话,是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创新转化,赋能于具体产品,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丝绸的品牌软实力与文化附加值。
活动期间,钱小萍与黄荣华两位非遗泰斗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现场专访,她们向更广泛的公众分享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传承创新的心路历程。这场国际丝绸消费季,不仅是一场商贸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在中国丝绸的重镇湖州,一个融合了传统精粹与时代脉搏的丝绸产业新生态,正在蓬勃生长,其未来,丝路新韵,绵长致远。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动力!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今年植物染培训班结束,欲报班学习者,明年春天再见!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前一篇:柿叶染春秋:一叶千色的自然密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