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中国传统色荷花白

标签:
中国传统色国色传统色彩植物染色文化 |
分类: 传统色彩 |
荷花白,亦唤莲花白,乃取白荷花之色为词。白荷花者,荷之花色一种,表至高纯洁。原产亚细亚热带温带之地,吾国栽植已久,周朝即有记载,性喜暖湿。
荷花白之色,近奶白而微带米黄。寻常荷花多作粉红,白者甚少。唯其少,是以贵。
古来诗人多咏之:
"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唐许坚《游溧阳下山寺》
"天香世界荷花白,御果园林荔子丹。"——宋程师孟
"枝头尚有烂黄梅,次第荷花白者开。"——宋白玉蟾《即事君子堂五首》
"源平事业总成空,剩得荷花白复红。"——清连横《登鹤冈》
"林亭饮罢荷花白,湖海魂归荔子红。"——清陈衍《哭友渔社丈》
"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唐白居易《感白莲花》
"回眸绿水波初起,合掌白莲花未开。"——唐来鹄
"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宋杨万里《瓶中红白二莲》
"池上白莲花,秋风洗香雪。"——宋赵崇嶓《白莲》
"东湖水似鉴湖明,红白荷花自在生。"——宋郭祥正《青山集》
其实白荷花在无光照时,颜色微带淡绿。
欲染此色,可取石榴皮加明矾,或槐米稍加明矾,效果颇佳。
我见过白荷花,在南湖。那是一个阴天,花瓣边缘微微泛着青,像是未熟的梨子皮。游人匆匆,少有人驻足。倒是几个老妇人,支起画架,一笔一笔地描摹。她们画得极慢,仿佛要将那白色揉碎了,再一点点拼回去。
我想,古人爱白荷,大抵因其不争。红荷艳丽,招蜂引蝶;白荷则静立水中,不声不响。它不似红荷那般张扬,却自有风骨。秋风起时,红荷先萎,白荷犹自挺立,直至寒露降临。
染匠说,要染出上好的荷花白,须得在黎明时分采集石榴皮。此时的石榴皮,露水未干,色素最纯。我想,这大概就是白荷的品格——不慕艳阳,独爱清晓。
如今颜料易得,谁还费心去染荷花白呢?那画荷的老妇人们,用的是现成的锌白,略调一点土黄。她们说,这样画出的白荷,虽不似真,却更"入画"。
白荷依旧年年开,只是看荷的人,心思不同了。
染匠黄荣华乙巳年清明后一日于北京国染馆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5月份在武汉举办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的专业培训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后一篇:古诗词里的中国传统色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