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彩与宫色》专题展第一单元色彩赏析:清代的“祭服”
标签:
中国传统色传统色彩色彩赏析国色文化杂谈 |
分类: 传统色彩 |
《国彩与宫色》展第一单元是“天地日月”。
色彩在中国古代是神圣的彰显也是礼制的标识。清代服色制度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到乾隆朝逐渐完善,用色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礼仪,清代皇帝吉礼主要是指祭祀之礼,帝用祭服即是在各种祭祀场合中皇帝所穿戴的服饰(本文简称祭服),其属于礼服的一部分。
皇帝在天坛祭天,穿蓝色祭服,在日坛祭朝日,用红色祭服,在月坛祭夕月穿月白色,在地坛祭祀用明黄色。
石青、明黄、大红、月白、宝蓝也是清代最重要的色彩。
很多观众对这些传统色彩还是比较模糊,笔者简要介绍一下:
大红:又称绛色。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曰:“绛,大赤也。”元代以后,大红作为色彩词始见诸记载。明清以后大红频繁出现。象征着喜庆与吉祥。清代《大清会典》中规定,皇帝在天坛祭祀时必须穿红色的朝服。
石青:是一种蓝色的矿物质(蓝铜矿)颜料。多用于国画。石青色:如同石青的一种蓝色。作为色彩词,始于隋,盛于清。是清朝皇袍重要的色彩之一。
宝蓝:是蓝色的一种,纯净蓝宝石的颜色,鲜亮的蓝色,又称宝蓝色。带有珠光光泽,因此算珠光色系的一种,属于冷色调。
宝蓝作为颜色名在清代开始。
从历史资料看,宝蓝色上至皇帝,下到士大夫,甚至商贾都有穿着宝蓝色。就布料而言,宝蓝色更适合在绸缎上使用。这样的面料上的宝蓝色有光泽。清代皇帝祭天是常穿宝蓝。
月白:本名“月下白”,并非形容月光一样的亮白,而是指白色在月下所呈现出的泛青的颜色,带蓝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称。月白又叫鱼白,是一种既接近于白色又带着淡淡的蓝,和淡淡的柔和。月白色在清前期以前为浅淡的蓝色。清代中后期颜色逐渐加深,但色彩词没变。是皇帝夕月时穿的衣服颜色。
明黄:正黄色。始于宋,明代建国后,定皇帝常服为“袍黄色”,即明黄色,明《大明会典》有详细记载,清代沿用了明代的规定,明黄仍然是皇帝的主要色彩。
这一单元颇有点正朝纲的意思。以常雩、朝日、夕月等活动定下必须的色彩词。天地日月是必须要祭祀的,是文化,更是规矩。
(这个展的色彩赏析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染匠黄荣华小暑日于北京国染馆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的专业培训班!
下期八月上中旬在北京国染馆举办。报名即将截止,欲报从速!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前一篇:天然染料——梨树叶染色
后一篇:植物染料罗布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