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非遗瓷青纸拍摄中

标签:
非遗技艺瓷青纸植物染传统手艺文化 |
分类: 传统技艺 |
又逢金秋十月,爬墙虎红叶开始展露,红绿相间,煞是喜人。
国染馆又来客人。武汉电视台《江城非遗坊》摄制组和另一个摄影团队来到国染馆,拍摄瓷青纸非遗传承人的制作过程。
磁青纸又称瓷青纸,明清文人多将其与宣德瓷并列为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所产。
是一种华丽的染色加工纸,一般较厚重,可分层揭开,并染以靛蓝,因其色如瓷器的青釉,故称为瓷青纸。
2012年春,笔者参加文化部非遗司举办的“生产性保护大展”。结识了国家图书馆的几位文保部的老师,他们告诉笔者,这种瓷青纸目前国内仅存十余张。看到笔者是做传统植物染的,希望能将此技艺开发出来。并给了我一寸宽的纸样。
根据这个纸样,尝试染色多遍后成功,后来也成为瓷青纸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但一直没有作音像记录。这次武汉电视台专程派人来京拍摄。
花了两天时间,从制作裱糊,到裱纸,染色,砑光全过程操作拍摄了一遍。
瓷青纸技艺目前几近失传。全国仅有两位非遗传承人。笔者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瓷青纸主要作为古籍线装书的修复和装裱,还有就是泥金抄经书。市场需求还是不小,但由于制作难度很大,费时费力,价格也比较高。真正的瓷青纸几乎在市场看不到。假冒伪劣品到是极多。
作为非遗传承人,笔者深感责任重大。但愿不要失传。
染匠黄荣华癸卯年九月初五于国染馆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十月21日至26日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后一篇:传统染色第49期专业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