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2023-07-29 22:17:10)
标签:

中国传统色

中国画

艺术

观展

文化

杂谈

分类: 好色之徒
前天,受朋友相邀去中国美术馆观展。好多年没去了,今年是中国美术馆建馆60年。有不少佳作在此期间展出。
悠悠一甲子,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这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已经在北京五四大街上迎送观众整整60年。1963年5月23日,由毛泽东主席题写馆额的中国美术馆正式开馆并对公众开放。
这次观展,既有传统精品,也有当代佳作,是一次传统与当代艺术的碰撞。
传统的精品甚多,只是拍了其中极少的几幅: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众多大师: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黄宾虹、黄苗子、潘天寿、张大千、吴冠中,哪一个都是大名鼎鼎。
当代艺术也是引人眼球,“艺术3.0——一山艺术个案展”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一山先生在数字艺术领域的深度研究与探索成果。百余幅代表作品贯穿演绎“艺术3.0”时代的这一主线。
作品从形式到思想,从技术到实践都有极强的原创性。以独特的方式与时代进行对话,体现了从历史、现在、未来贯穿着走向艺术3.0(艺术与科技融合)之路。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成功地拓展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并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全新的图示和语言,充分展现了作者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于传统绘画所进行的创作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尝试,既有传统,也有创新,让人耳目一新。
山东艺术学院的展也有一副作品让我称奇: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这是一副油画作品,实话说,我不太喜欢油画,也看不懂。但这一副与我似乎心有灵犀一点通。作品以黑、灰、黄为主色调,过渡衔接自然,光感十足,似山非山,似树非树,与我所做的云染十分相似。看来艺术的确是相通的。
半天时间的观展,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也是对心灵的一次艺术按摩,哪怕有1%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染匠黄荣华
2023年7月27日草于国染馆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九月班。(八月班额满!)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国美术馆60年特展观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