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芦灰
标签:
传统色彩中国传统色植物染芦灰文化 |
分类: 传统色彩 |
芦灰,中国传统色彩灰色系之一。出自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画芦灰而月晕阙。”。
芦灰,芦苇灰,也是芦苇烧成的灰,有人把此色的出处为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苍天补,四极正;洪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这个记载是有的,还有类似记载:
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山海经》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又《淮南子》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水浩瀚而不息。于是女娲积芦灰以止滔水。
但这个芦灰不是色彩。何况任何草木烧成灰都是焦黑色或灰白色。网上所传的“芦灰”色竟然是绿灰和深紫灰,不知依据何来?
中科院科技情报编委会名词室编撰的《色谱》(科学出版社,1957)也是出现的深紫灰。没有任何根据。
该《色谱》还收录了另一个色彩词“芦穗灰”,与此色颜色也大不相同。
笔者只能大海捞针去寻找,无法人云亦云。
查到有下列古文献记载:
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淮南子》曰:月晕,以芦灰环之,缺一面,则晕亦阙一面焉……
明-楊慎《丹铅余录》:梁简文帝诗:月晕芦灰缺,秋还悬炭枯。
从以上古文献记载看,内容同样出自于《淮南子》。
笔者仔细将月晕的几个图分析,窃以为月晕圈的颜色基本上是灰色,符合芦苇烧成灰的颜色。作为染匠,笔者认为这个符合事实,也符合染坊对常见物命名的习惯。
染此色,可选茶叶或油茶果壳,以少许皂矾做媒染剂,可以染出“芦灰色”来。
染匠黄荣华2022年10月6日草于宋庄国染馆
作者按:这是正在撰写的《国色500色》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将于十月底开班的第43期培训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