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蒿黄

标签:
传统染色中国颜色传统色彩蒿黄文化 |
分类: 传统色彩 |
蒿黄,中国传统色彩黄色系之一。以蒿草花的颜色作为色彩词。
蒿黄一般指枯黄了的蒿草。亦泛指枯草。《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长安 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七:“塞上黄蒿兮枝枯叶乾,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黄蒿故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韩起祥
《翻身记》:“黄蒿捆子把门堵,风扫院子月点灯。”
黄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别名:臭蒿、香蒿、草蒿、香丝草、香苦草、野苦草等,草色黄绿,气香浓烈。全草可以入药,多在秋天收取,收取以后晒干或者切段鲜用均可。可以说大江南北,房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有它的足迹。
孟郊的诗《黄蒿》更能体现了“黄蒿”寓意了: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作为色彩词,蒿黄色是以花朵的颜色作为色彩的。
科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色谱》(中科院科技情报编委会名词室编辑)也收录有“蒿黄”,可参考:
染匠黄荣华壬寅年六月初八于北京国染馆
作者按:这是正在撰写的《国色500色》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将于7月底在北京国染馆举办的第41期《传统染色专业研修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即将开班,报名开始,欲报从速!
前一篇:中国传统色:鼬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