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那些红色(中)

标签:
红楼梦色红楼梦研究中国色彩传统色彩文化 |
分类: 传统色彩 |
碧玉红
中国传统色彩之一。是一种深红的色彩。
《红楼梦》 第十五回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
碧玉红作为色彩名词很难查到来源,仅有一例:
《施公案》 第一回:但见:那天神头藏五凤金盔,身被黄金宝甲,云里织锦绿征袍,腰束碧玉红縧带,胸挂护心宝镜,足登五彩云靴,坐下赤兔胭脂马,手持青龙偃月刀;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五缕美髯,飘飘颔下,英雄浩气。。。。。。
那我们来看后面的名词鞓带:皮革制成的腰带。
清 顾张思《土风录》 卷三 鞓带:"方阔带曰鞓带。"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定制了一根金黄绒辫鞓带。"
这个鞓带的色彩,一般称为鞓红。
有关记载不少:
鞓红:(1).牡丹的一种。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 ,亦曰青州红……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 宋 陆游 《栽牡丹》诗:“携锄庭下劚苍苔,墨紫鞓红手自栽。” 明 朱有炖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姚黄魏紫驰名姓,鞓红玉板相辉映。”
《洛阳牡丹记》 花释名第二
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故张仆射齐贤,有第西京贤相坊,自青州以驼驮其种,遂传洛中。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
笔者认为,所谓碧玉红,应该等同于或者相似于鞓红。
不论是碧玉红还是鞓红,作为色彩名,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代几乎没人使用这个名词,但它确实存在,是中国古代色彩词之一。
红楼梦里描写北静王系的这条皮腰带就是这种鞓红,使用碧玉红名称,是以红玉的颜色做代指。
古诗词中常以鞓红作为深红色牡丹的颜色,但现代人常把这种深红色的牡丹称为“黑牡丹”。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牡丹。人黑不好看,花黑能夺魁是也。
《红楼梦》-
第八十九回:宝玉拿了一幅泥金角花的粉红笺出来,口中祝了几句,便提起笔来写道:“怡红主人焚付晴姐知之:酌茗情香,庶几来飨。”
这里描写的粉红主要用在笺纸上。历史上,有色笺纸主要有薛涛笺和十样鸾笺。
《扬州画舫录》- 卷一:桃红、银红、靠红、粉红、肉红,即韶州退红之属。
粉红在纺织品上也是常见的颜色:
腻颈凝酥白,轻衫淡粉红。碧油凉气透帘栊。指点庭花低映、云母屏风。恨逐瑶琴写,书劳玉指封。等闲赢得瘦仪容。何事不教云雨、略下巫峰。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八十一:他们当中,两位穿着粉红色衣服,两位穿着绿色衣服,相貌都很英俊。
《花月痕》- 第五回:又见那丽人手拈一枝杏花,身穿浅月色对襟衫儿,腰系粉红宫裙,神情惨淡,立在那里。
粉红是中国传统红色系里最普遍的颜色之一。大众认知的粉红以桃花红为代表。
其染料主要来源于红花、胭脂红、朱砂及苏枋木。面料以丝绸为多。在其他天然纤维面料上也有不错的效果。
粉红笺纸的制作可以用染料刷染、浸染以及将染料混合在纸浆里采用操纸的方法获得。
海棠红是一个介于洋红和红色之间的,性感娇艳的颜色。是属于少女的颜色,应当嫩一点、通透一点。海棠红色,应是海棠秋季开花时呈现的颜色.
海棠花(学名:Malus spectabilis
海棠红颜色是指借用海棠花的颜色来代指,并非是海棠花作染料染出的颜色。这种方法在中国色彩名中常用的方法。
石榴红,中国传统色彩之一。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中国。“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据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所以很多中国人都喜欢在自家庭院里种植一两颗石榴,以祈求生活如石榴花般红红火火。千百年来为民间所喜爱。
石榴红在《红楼梦》一书里出现了两次,均是描写服饰的颜色: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香菱道:“什么夫妻不夫妻,并蒂不并蒂!你瞧瞧这裙子!”宝玉便低头一瞧,“嗳呀”了一声,说:“怎么就拉在泥里了?可惜!这石榴红绫最不禁染!”香菱道:“这是前儿琴姑娘带了来的。姑娘做了一条,我做了一条,今儿才上身。”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开了门看时,却是宝蟾,拢着头发,掩着怀,穿了件片金边琵琶襟小紧身,上面系一条松花绿半新的汗巾,下面未无穿裙,正露着石榴红洒花夹裤,一双新绣红鞋。原来宝蟾尚未梳洗,恐怕人见,赶早来取家伙。”
在该书中,石榴红一共出现了两次,但在以红色为主的色彩中,石榴红是娇艳的那一支。
其色彩近似大红,但比大红似乎还要明亮一些,纯度更高,用盛开的石榴花朵来命名是再恰当不过了。
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许是因人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久而久之, “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人们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丽所征服,就称其“拜倒在石榴裙下”。 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轻女子极为青睐的一种服饰款式。这种裙子色如石榴之红,不染其它颜色,往往使穿着它的女子俏丽动人。唐人万楚在《五日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韦庄也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赠姬人》)。
久而久之,石榴红作为一个色彩名被流传下来。诸多中国古诗词中都有出现:
《李商隐诗选》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南乡子 苏轼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应许逐鸡鸡莫怕,相逢。一点灵犀必暗通。何处遇良工。琢刻天真半欲空。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环儿白雪胸。
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说话就固定下来,如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唐诗中亦有许多描写,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五诗:“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等。
石榴裙一直流传至明清,仍然受到妇女欢迎。《红楼梦》里亦有大段描写,可相印证。
那么石榴红是用何种染料所染?根据古代记载的红色染料来看只有红花、苏木、胭脂、茜草等几种。石榴红无疑出自这几种,或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所用媒染剂为明矾。其色为今天的正红,也称国旗红。是一种纯度极高,红中略带黄色的大红色。
作小诗一首以记之:
红楼一梦丹彩重
美艳还需石榴红
榴花误作朱茜草
化为黛墨寻常风
作者:黄荣华
本文摘选自作者正在撰写的《红楼寻色》一书。更多详细内容,可关注正式成书。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