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4a82cb35x64cfb6c6330f&690
2006年,怀胎十月,我在无限的希冀和期盼中做了儿子的妈,和所有的新手妈妈一样,对于这个粉嫩又柔软的小人儿,我想给他最精心的呵护,生怕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但仅仅是从书籍或者网络获取的那些育儿知识,而没有一点实践经验,开始的育儿过程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充满了茫然和彷徨,紧张和无奈。
儿子出生最初的一个月,算是比较顺利和平静的,没有黄疸没有湿疹,也很少腹泻和夜啼,除了拉撒便是睡,让我这个做妈妈的省了不少心。第二个月时,却出现了吐奶,有时是从嘴角流出,有时是大量喷出,我吓坏了,赶快抱去附近医院,医生说这是新生儿正常的溢奶,大些会好了,还教了我一些缓解的方法,虽说没有大碍,可看着儿子这样,我还是心疼不已,后来儿子的第一次生病更是让我体会到了为人母的不易。
那是儿子五个月时,正值十一,他突然发起高烧,孩子精神很不好,也不吃奶,我赶快抱他去医院,一路上儿子都耷拉着脑袋趴在我肩上,当时我真是着急,生怕孩子因高烧烧坏了身体。开始去的是一家不大的医院,检查是扁体发炎会脓,说一定要打吊针,否则高烧很难退。但孩子太小,他们不敢接收,建议去大医院。我便马上带儿子去了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看病的是位老教授, 同样的诊断,只开了几种药,我记得有退烧的美林,消炎的希刻劳,另一种不记得了。我疑惑地问医生:“不用打吊针吗,刚才在其他医院说一定要打针的”。我生怕因为不打吊针而耽误了孩子,但医生说:“没关系,吃药就可以,不要轻易给孩子打吊针,会降低孩子抵抗能力 ”。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回了家,最终儿子吃药便好了。后来儿子再发烧时,我便不那么着急了,先观察,采取物理降温,多半夜里就会退了,但是如果孩子精神很不好,并且持续发烧,就一定要去医院,但也不会轻易听从医生,一发烧便给孩子打吊瓶。儿子现在四岁半了,从来没有因为感冒发烧腹泻之类的打过一次吊针,每次都是在附近诊所开药便好了,连医院都没有去过。我很庆幸在儿子第一次发烧时,遇到的那位好教授,他让我知道,其实孩子抵抗力稍差,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生病,但生病真的没有那么可怕。
在网上了解了许多海外育儿的妈妈经历,据说在国外,孩子感冒发烧时,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下,医生通常不会开药,只是嘱咐多给孩子喝水,任何病都有病程,药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感冒药,并不治感冒,而只是缓解感冒所引起的症状,而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尤其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并且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正有什么病都不容易治愈了。但我周围有许多妈妈,孩子一生病,哪怕只是一些小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就会着急抱去医院,而且一发烧医生就会给孩子打吊针,虽然他们的孩子看起来比我儿子壮实一些,却是经常生病,我觉得经常打吊针是有直接影响的。
其实我也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孩子生病难免会着急担心,但是却不能盲目求医,我看过大量的育儿书籍,都说不要轻易给孩子打吊针,不要滥用抗生素。可医生又大多采取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看病,为什么?因为我们家长的过分担心,因为医生的技术水平,因为医院的利益驱使。所以孩子平时的小病,感冒发烧之类的,我大多是在家自己解决,最多是去诊所开些药,当然前提是我对儿子的身体情况也比较了解,大致知道他每次发烧是什么引起的,对症解决才会有效,也不至于会耽误孩子。
当然有一些情况我觉得是必须去医院解决的,必竟我们没有专业知识。比如儿子一岁时,尿尿的时候小JJu有端会鼓起来,他爸说是包皮垢,到两岁时,别的小宝宝包皮基本可以翻开了,我儿子的却还是紧紧包着的,一点都不能翻开,在网上查了许多相关资料,有可能是包茎和包皮粘连,我便带他去了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在专家的指导下做了包皮护张门诊手术,这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还有次是儿子不停地眨眼,揉眼睛,医院检查是发炎了,开了幼儿专用的眼药水。还有就是孩子一岁前的体检,最好定期去医院做,以便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我觉得做父母的,首先要对孩子有足够的细心,多在网上了解相关孩子年龄的育儿知识和发育特点,及时发现孩子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有必要时及时咨询医生,以免耽误了孩子。但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病,实在没有必要往医院跑,附近有资质的诊所或者社区诊所就完全可以了。也许是我儿子现在大了,抵抗力也越来越好,现在一年到头我很少带他去医院,尤其大医院,像儿童医院,妇幼,看病的孩子那么多,各种病毒细菌,很容易交叉感染,而且现在有些医院真的不是那么负责任。
我周围有位妈妈,女儿高烧不退去儿童医院诊断,结果住了一周医院,医生开了一大堆单子,连白血病都化验了,花了三千多块钱,最后结果却是支气管炎。还有位妈妈,在一家医院诊断孩子是肺炎,一定要住院,后来这位妈妈不想让孩子受打针的苦,只是让孩子多喝水,竟然病好了,真的不得不让人感叹。
也许,我的观念许多人不赞同,认为孩子一有病就要及时就医,让病症消失在萌芽状态,也免得耽误了孩子,让孩子多受苦,大人也跟着心疼,多花钱都是小事情。总之,孩子生病,大人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着急乱了阵脚,其实有些病真没有那么可怕。我想我们应该平时在书上或者其他媒介多获取一些育儿知识,对待孩子生病不要过分担心,理智对待,必要时多去几家医院,不要盲目听从某个医生的诊断。也可以多在网上查查,看看其他妈妈的经历,或许会有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