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浪亲子博客在征集: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好吗?由于儿子也刚上幼儿园,所以对此问题我也多少开始关注,却发现这其中有很多无奈。
相信家长大都有此经历,带着孩子走进幼儿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墙上贴满了小朋友们的作业展示,大多是大中班和学前班小朋友写的汉字,一张张的生字本纸上写着各自的名字,似乎也展示着幼儿园的教授“成绩”,乍一看,还以为走进了某小学。只有旁边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展示,才看到一些斑斓的色彩。我常常憧憬着,我的三岁的小人儿和他的同龄伙伴儿们,坐在五彩缤纷的教室里,唱着歌,画着画,玩着橡皮泥,快乐地度过他们的幼儿时期,而不是机械式地学儿歌,认字,算算术,念英语。
儿子的姑姑常常对我说,某某的孩子和儿子同样大,已经会点数到10,而且会说十几个英语单词了。尽管我嘴上没说,但心里挺不以为然的,我不认为小孩子多会背几首唐诗,多会念一些英语单词就是智力高的表现,那仅仅是记忆能力,是智力表现的其中一部分。人生是个漫长纷复的过程,一生成功与否,关键并非在一个人智力或者说知识掌握的多少,拥有高智商的人多不胜数,但是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身创造力的发挥和表现,等等,也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我希望在幼儿园里,老师能更注重孩子生活能力,良好习惯和性格,兴趣爱好以及情商的培养。我希望儿子能够正直善良,勇敢坚强,懂得关爱和感恩,这将让他一生受益,学习知识却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无须在他这么小的年龄给予量化和压力。
据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幼儿主要任务就是玩,根本没有什么亲子课,兴趣班,在幼儿园里也大多是和玩相关的课程,甚至有教师带领孩子们亲手在院子里种下种子,让孩子观察和陪伴种子发芽,长出叶片,开花结果,亲身体悟大自然和变化,想想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过程。教育专家冯德全在博客里写道:“孩子玩不好,将来就学不好”,在玩中积累社会常识,认知事物,锻炼手、脑、眼的协调能力,开发智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希望能最大限度给儿子玩的空间,在玩中学习和成长,我希望在他成年后回忆起童年,起码是快乐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我的期望而已,也或许是许多妈妈的期望,可是现实呢?我家楼下有一个正上学前班的孩子,过去总能看到他在楼下和小伙伴玩耍的身影,现在却更多的是放学后趴在家门口的石桌前用稚嫩的小手写字,时不时地因为写不好受到妈妈的训斥。偶然和她妈妈聊起:“孩子还那么小,正上幼儿园,怎么就有作业了呢?”孩子妈妈无奈地说道:“现在学前班已经开始教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像拼音,简单的认字和算术,而等上了一年级,这些基础课老师便不再教了,现在不学好,以后就会跟不上课,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老师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所以现在幼儿园都抓得很紧,不学没办法啊。”
有博友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所有的家长都不赞成“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去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学拼音、学认字,那么幼儿园的教育肯定会做相应的调整的,对吗?”说真的,对此我觉得很无奈,也没有足够的信心,整个社会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力量去改变什么呢?但是仍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让孩子们真正的减负,而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成功的筹码,只希望他们能快乐一些,轻松地度过童年时期。
加载中,请稍候......